你是不是被“肾病”和“肾虚”这两个相近的医学词汇搞得头晕晕?怎么也说不清它们的关系?这可是常有的事。人们常误以为 “肾虚”就是肾脏出毛病了,因此跑到肾脏科求医 还有的人得了肾脏疾病,就以为自己“肾虚”,跑到中医那要“补肾”。这是大众最常见的误解。下面中医前列腺专家王如江医生为您解析,这两者到底是不是一码事。
肾病和肾虚是一码事吗?
“腰痛”就是肾虚?得了肾病就是“肾亏”?其实不然!王医生表示,中医所说的“肾虚”跟西医中的“肾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传统中医所说的“肾”与西医所的“肾脏”是有分别的,中医所说的“肾虚”可能是肾脏问题,也可能是内分泌问题、生殖系统的问题。中医对“肾脏”的定义比西医的“肾脏”要广得多,可以说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咱们先来上上科普课。
西医的肾脏是一个身体器官,就是大家在医疗图片上看到的那一对“扁豆”。它每天必做的功课是“过滤190公升的血液,分离出1.9公升的代谢废物和过量的水,废物和水变成尿,进入膀胱后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的体液酸碱平衡和健康。
中医的“肾脏”则抽象和复杂得多。中医认为,“肾”是主宰身体所有的动力源泉,决定着人一生的生长发育,生殖力、遗传能力,水液代谢,呼吸功能调节、头发的生长润泽等等。功能范围包括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肾气足,则人的呼吸深沉绵长,毛发乌黑亮泽,性功能正常,精神面貌好。
看来,肾病≠肾虚,但两者又可以交叉地并存。中医的“肾气”范围要大得多,远远超出西医肾脏的功能范围。因此一听到“肾虚”而跑去肾脏科求医就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