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警惕地震后的致命隐形伤

2022-07-28
来源:求医网

四川雅安地震已经过去几天了。现在是救援与治疗伤员的关键时期,在救援方面有些问题需要参与救援的志愿者注意。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看到,很多被压在倒塌物下的伤者被救出后,往往都会被挂上吊瓶。此前也有过这样的案例:伤员在被解救前或刚解救出时还意识清醒,能和救援人员对话、甚至自己可以行走,却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另外,一些从地震废墟中被解救出来的人最后往往要被截肢――这些到底是为什么呢?昨天,本报记者采访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普外科梁锐医生,请他对地震伤员救治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记者胡慧雯

1.没明显外伤的人为啥会突然死亡?

原因:挤压综合征导致肾衰应对:先结扎止血带或者输液

在历次地震中,都曾有过伤员被解救出以后能和救援人员对话、甚至自己可以行走,最后却突然死亡的案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答案是:“挤压综合征”夺走了他们的生命!那么,什么是“挤压综合征”?

梁锐医生解释说,“挤压综合征”,是人在被石板等重物压迫后,导致大量的软组织被挤压或挫伤。有时候,可能并没有看到肌体表面有明显的出血的状态,但事实上,这个人的损伤可能会很重。比如,一个人在早期挤压后,身体组织会肿胀,有大量的体液渗出,造成循环血量的降低。另外,组织受伤后,会释放出非常多的炎性介质,这些炎性介质的出现,会造成一个瀑布式的扩大性伤害――专业术语称为“炎性综合反应综合征”,比如,压迫当时没问题,一旦释放,人很快死亡等等。

对于这个问题,北京急救中心医生贾大成在其微博中指出:简单地说,是由于伤员肢体被埋压较长时间,横纹肌被压的肢体突然被解除压力,横纹肌释放出大量的钾离子和肌红蛋白,钾离子可直接抑制心脏,使伤员心跳迅速停止。即使没有发生死亡,也会因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迅速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那么,如何防止这种悲剧发生?在搬开压在伤员身上的预制板等重物时,应先在受压肢体的近端部位结扎止血带。当受压肢体被解除压力后就不会使钾离子、肌红蛋白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而危及生命。另外,早期大量输液也是预防出现这种情况的重要手段。

2.为什么很多伤者都要马上输液?

原因:补充身体在长期压迫后损失的体液应对:一般先给补充生理盐水

给地震伤者注射生理盐水,这个画面我们经常可以从救灾的现场报道中看到。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梁锐介绍,当人被重物压住后,在长时间没有进食、没有进水的情况下,身体内的体液会大量丧失。比如呼吸道的水分减少、尿液丧失,有大量的出血,或者受挤压伤后有大量的血液或组织液渗出――这些都会造成循环血量的降低,而当循环血量比较少时,会导致组织障碍和一些内脏功能的衰竭。“所以,首先就要保持伤者有一个有效的循环血量,维持住一些重要器官的供血量。 ”

不过,梁锐指出,我们从电视上看到,救援人员给伤者注射生理盐水,只是一个暂时的急救措施。“事实上,除了需要补充晶体,还需要补胶体。另外,还要看患者是否低钾,是否有酸碱中毒的情况,高氯性的酸中毒等等,往往人们首先看到的是先注射生理盐水,这是一个很简洁又相对安全的情况,因为之前并不知道患者的状况,如果他是糖尿病患者,你却给他输糖的话,很可能加重他的病情。生理盐水只是一个开始,后期医生会根据病情继续给药,可能会输胶体、血浆等等。”

3.为什么地震后大量伤者必须截肢?

原因1:避免二次伤害原因2:不截肢可能会感染危及生命

在地震中,当人被墙体等重物砸中后,如果砸的力道很大,受伤的四肢有可能整体被“压扁”――即所有的软组织和骨头都被压成一个平面。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把废墟清理干净,那条腿也不过是散落在地上的一滩零碎的组织,丝毫没有修复的可能。所以,如果现场的情况十分危急,很有可能造成二次伤害时,就必须对伤者进行截肢。

但为什么一些看起来表面伤并不是特别明显的人,最后也要被截肢呢?对此,梁锐解释说,“不得不截肢的原因,是因为感染。 ”――很多开放性的外伤,如果长期暴露在外的话,很容易造成细菌感染。在伤者等待救援的时候,空气和尘土中的一些细菌就有可能在伤者的创面安家落户、不断繁殖,进而通过暴露的血管断端进入伤者的血液,随着血液循环传播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出现高热、脱水、甚至神经系统的感染。“之前也介绍过,大量的软组织挫伤、组织水肿和大量炎性介质的释放,包括激发感染症等等,相当于一个非常重的感染源,会造成伤者全身很多器官的衰竭――相对于保命来说,截肢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