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开幕。当天晚上,记者前往医卫界委员的住地。一直从事西医临床研究工作的山东大学医学院教授孙靖中委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就西医如何看待中医药发展的问题谈了谈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医药发展应该坚持姓“中”,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为百姓健康服务。
孙靖中说,中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西方医学有着不同的理论体系,因而发展模式也有不同。中医的发展不能简单套用西医模式,应该挖掘自身特色,坚持中医理论来推动发展。我们现在讲要创建和谐社会,而中医理论正是主张人体内在的平衡与和谐,中医治疗疾病的过程正是调整人体从失衡状态转为平衡和谐状态,因而对于慢性病和疑难杂症中医有自己的优势。如李辅仁教授等中医专家都有很深的造诣。但目前的现状是,中医院的医生西医化。中医讲望闻问切,而不少临床中医大夫只有问诊,既不看舌苔,也不把脉象,从患者入院诊断到治疗,全是西医的思路、模式。这对中医药的发展非常不利。
他说,中西医结合自从上世纪50年代提出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概念仍然不清楚,实际临床效果也不明确,不是说中医大夫会使用西医诊疗仪器、西医大夫能开中药就是中西医结合。因此,目前有必要找出一个具有可行性、符合科学观的发展之路。同时,要用临床效果也就是实践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