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药国际化标准规范研究”完成并通过验收

2022-07-29
来源:求医网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研究项目“中药国际化标准规范研究”日前完成,并通过了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组织的专家验收。由肖培根院士等组成的专家组认为,该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中药国际化标准规范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对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天然药物的需求日益扩大,各国政府对植物药越来越重视并进一步加强了对传统医药的规范和管理措施,加强中药及其制剂的国际化标准规范研究,将有利于我国中药开拓国际市场。统计资料显示,虽然我国中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在整体上仍存在集约化程度低、生产技术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质量管理不完善等严重缺陷,我国的中药产品与国际医药市场所遵循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项目负责人、中国中医研究院原副院长王一涛教授说,建立更高水平的标准规范,既是适应外向型中药产品的需要,同时也为整个中药产业树立了一个前瞻性的目标,将有助于引导整个产业研发与管理水平的提高。该项目自1999年底正式启动以来,经过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澳门大学等18所院校100余名研究人员4年多的合作,在中药国际化标准规范、中药化学对照品标准规范、中药临床前药效评价、中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等8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课题组提出了中药国际商用质量标准的概念,及构建中药国际化标准架构和中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思路;重点研究了9种中药质量评价关键技术,结合研究实例完成了10余种常用中药近百种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技术和方法;对近50种中药及对活血化瘀、扶正固本和清热解毒三类中药主要药效学评价指标体系、疾病评价模型的建立和药效评价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完成对近百种中药及其化学成分的安全性评价;并对与中药国际化标准规范关联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政策、国际市场、说明书标签、保健食品、化妆品、产业发展、市场监管、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基础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