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我国中医药发展趋势:国际合作步伐坚实

2022-07-29
来源:求医网

“多年来,来华接受中医药教育和培训的留学生人数一直稳居自然科学中来华留学人数的首位;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正在成为我国对外合作交流的优势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姜再增日前对记者说。

据介绍,近年来,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有了较大的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政府交往加强,中医药正在逐步纳入一些国家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

据姜再增介绍,到2004年12月为止,我国已与51个国家签订了含有中医药条款的卫生合作协议,另外还签订了17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这些协议的签订、实施,不仅推动了政府间在中医药管理、科教、医疗等方面的合作,也有效地促进了中医药的对外贸易。

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加强了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传统医药方面的合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效:WHO在亚洲设立的15个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中,有13个与中医药有关,其中7个设立在中国;在WHO2003年制定的《全球传统医学发展战略》中还采纳了我国政府提出的建议,明确指出,针灸、中药等传统医药正在全球获得广泛重视,在人类保健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政府间的高层交往,使中医药在走向国际的进程中有了实质性的突破,继1996年美国FDA批准针灸作为治疗方法后,目前针灸已在大多数国家的医疗体系中获得认可。2000年,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省通过了《中医药法》,以立法形式确认了其医疗保健地位;同年,阿联酋、泰国、南非政府相继宣布认可中医医疗行为。越南、新加坡在给予中医在医疗体系中合法地位的同时,还建立与我国相似的专门的传统医学管理机构。在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协助下,1999年,第一个中药复方药物经美国FDA批准进入临床实验,2000~2002年间,中药先后在古巴、越南、阿联酋和俄罗斯获准以治疗药品形式注册。这是国际社会首次针对特定的传统医药进行立法管理和药品注册,相对于其它传统医学,中医药在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方面获得了先期突破。

国际交流合作日益活跃,中医药国际交流项目正在成为我国对外合作交流的优势项目。

据介绍,现在每年与我国进行中医药合作交流的国家数量均维持在50个以上。

参与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的国家除日本、韩国、朝鲜等东北亚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美国为重点的北美以及以欧盟为核心的欧洲地区等传统优势地区外,非洲、南美、中东和澳洲等地区的国际交流合作开始明显增加,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的地区范围不断扩大,而且合作项目明显增多,仅2002年当年的启动项目就接近70项。近5年来,我国共与42个国家和地区及世界卫生组织开展了274项中医药合作项目,年均增长率超过30%。比如中坦合作开展了中医药防治艾滋病项目、中德合办了魁茨汀中医院、中日合作进行中医药治疗大肠肛门疾病项目、中澳合作进行中草药防治血液病项目、中俄共同研究中医药治疗哮喘以及中意合作的中医药防治肿瘤和糖尿病研究等。姜再增说,这些项目由于得到了双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合作的水平和层次明显提高,中医药国际交流由原来分散、自发的劳务和产品输出逐步向中医药教育培训、科研与开发以及医疗服务合作转变。中医药国际交流项目正在成为我国对外合作交流的优势项目。

同时,中医药教育的国际交流也日趋活跃。多年来,来华接受中医药教育和培训的留学生人数一直居自然科学中来华留学人数的首位。2003年全国27所中医药大学在校留学生3221名,其中来自亚洲各国的留学生最多,其次为大洋洲、欧洲和北美洲。

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逐步成为当地中医药医疗、教学和科研的本土骨干。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也与我国中医药院校开展合作,成立中医药学院或在大学开设中医(针灸)专业,共同培养中医药(针灸)人才。如日本、韩国建立了政府承认的以中医药为基础的汉方医学和韩医教育的正规高等院校。在欧洲,英国政府承认的中医药高校有MIDDLESEX大学的五年制中医学院和伦敦中医学院;比利时建立了开展中医本科学历教育的李时珍大学;德国有38个医学院开设了针灸课;法国政府批准在公立医科大学开设针灸课程。此外,美国注册的中医学院有72所,经教育部审查批准的达30所;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设了中医学系,成为发达国家正式设立中医学系的第一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