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英山县中药材产业“跑步前进”

2022-07-29
来源:求医网

12月18日,总投资1.2亿元、得到国家“863”计划支持、曾获国家“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资助的湖北金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这标志着英山县中药材产业的“火车头”启动运行。

素有“大别山天然药用植物资源宝库”之称的英山县,中药材品种多、产量大、品质好,桔梗、茯苓、苍术、天麻等20多种道地药材被国家批准为出口免检商品,“英山桔梗”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近年来,英山县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原则,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中药材产业,突出重点,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推广“地上种木本药、地面种草本药、地下种菌类药”的立体种植模式,药材总面积已达20.8万亩,年产量8615吨,综合收入2.32亿元,

在大力发展药材种植面积的同时,英山县上下合力,打资源牌,拿招商子,走开发棋,一批中药材开发项目相继落户。继吉林金泉宝山药业集团到英山兴建集中药材种植、研发、产销一体化的湖北金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后,北京同仁堂投资1300万元,武汉健民药业集团投资3300万元,甘肃九方药业集团投资1200万元,纷纷到英山新上中药规范化种植、加工及科研项目,中日合资湖北湖村公司、武汉新龙药业公司、北京元通升中药材有限公司、广州仁义堂等一批知名企业也与英山达成投资协议或合作意向。截至12月15日,全县累计引进中药材开发项目13个,总投资2.83亿元,到位资金1.27亿元。

依托药材资源抓招商,不仅引进了一批项目,还引进实施了杜仲良种无性系繁苗、中药材GAP种植等科技项目,攻克了桔梗和苍术野生转家种、茯苓“双引上窖”及大田种植、天麻“有性繁殖”等技术难关,一批新技术得以在英山应用。湖北金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世界领先技术开发研制的治疗高血脂中成药“紫苏多降脂软胶囊”、“紫苏多烯脂肪酸乙酯”,已完成一、二、三期临床试验,11月12日在全市第一个、全省第三个取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国家二类中药新药、国家二类中药原料药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并具有保健食品“金地营养保健油”及十多种药品的生产许可资格,成为湖北省中医药现代化科技示范企业。北京同仁堂湖北分公司今年将总部从武汉迁到英山,已着手兴建药材科研实验室,11月该公司茯苓规范化种植在全国第一个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AP认证验收。

通过招商引资办项目,变产资源、卖资源为卖产品,英山县中药材产业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产业链条逐步延伸,经济效益与日俱增。近三年来,全县药材综合收入每年递增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6%、财政收入的10%均来自中药材产业。仅湖北金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投产后,就可带动农户种植10—20万亩中药材,每年创税收10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