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卫生部介绍中医药现状与管理等情况

2022-07-29
来源:求医网

2004年10月8日上午10时,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介绍中医药的现状与管理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CCTV.com及时对新闻发布会情况作图文滚动报道。

[杨扬]: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今天我们请来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女士,向各位介绍中医药的现状和管理等方面的情况。与佘靖副部长一起出席发布会的还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与政策法规司司长李大宁先生,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沈志祥先生。现在,我们先请佘靖副部长做一简单介绍。

[佘靖]: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见面。大家知道,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我国政府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大力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目前,在我国中医药和现代医药互相补充、互相合作,共同承担着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保健任务。下面,我想就一些情况,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一、中医药事业发展现状

1、以中医医院为主体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全国有中医医院2868所,床位28万余张,中医执业医师(含助理医师)27万余人;大部分综合医院设立了中医科;有89%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能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既对一些慢性病、疑难病、老年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同时在急性传染病的防治中也可以发挥作用。在2003年治疗非典的临床研究中,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的方案优于单纯西医的治疗方案。中医药早期治疗艾滋病,可用于治疗机会性感染,调节免疫功能,减毒增效,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2、农村中医工作得到加强。在农村,约70%的县建有中医院,70%的乡镇卫生院设有中医科,40%的乡村医生采用中医或中西医两种方法为患者治病。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113个、建设单位1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为各地县级中医医院培训技术骨干3000名。

3、中医药学术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成果大量涌现。全国现有独立的中医药科研机构100余所,技术人员1万余人。形成了行业内外结合、多学科参与、联合攻关的中医药科研格局。已整理、出版中医古籍600余种,从国外影印回归200多种善本中医古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已取得新进展。对心脑血管疾病、肝病、肾病等疾病的治疗已形成了规范的诊疗方案。“十五”以来,中医药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1项。

4、中医药教育形成了现代化教育方式和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基本建立了多形式、多层次、多专业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32所,中等中医药专科学校45所。全国有58所高等医学院校和综合性院校设置中医药院、系或专业,184所卫生学校开设中医药专业。三批师承工作共确定了老中医药专家1607人次,培养继承人2285人。启动 “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确定215名中青年临床学术骨干进行培训。

5、中西医结合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国有中西医结合医院193所,中西医结合人员3万余人。重点加强了27个中西医结合专科和10所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组织编写了本科中西医结合教材。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等一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励。

6、民族医药得到进一步发掘整理提高。全国有民族医医院157所,从业人员8000余人。在一些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也设有民族医科。14个民族医专科(专病)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单位。全国有高等民族医药院校3所,3个民族医药学科被列为全国重点学科,编撰民族医药教材76门。完成了对藏、蒙等15个民族的60部民族医药文献的整理。

7、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国际传播进一步扩大。目前,在我国与外国政府签订的双边、多边卫生协议中包含中医药条款的有49个,专门的中医药协议17个。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促进了全球传统医学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民间交流渠道不断拓宽。

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重点

1、积极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加强对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

2、继续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突出中医药优势特色。

3、加强中医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贯彻落实《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推进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工作。

4、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改善县级中医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科的基础条件,加强农村中医药人员的培养,推广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中医药服务的试点工作。

5、全面贯彻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中医医疗机构、中医人员准入的监管。拟定和制定一批中医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6、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与国际组织、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宽中医药的民间交流。

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多年来一直非常关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关心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我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杨扬]:下面开始提问。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佘副部长,我有两个问题。第一,请您介绍一下我们国家在河南等五省实施的中医药免费治疗艾滋病项目的最新进展情况。另外,请您介绍一下我们国家对采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有什么方法,治疗了多少例病人,效果怎么样?谢谢。

[佘靖]: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这些年来,中医药一直参与着艾滋病的治疗。从1987年开始,中国和坦桑尼亚有一个合作的项目。迄今为止,我们一共治疗了上万例病人。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专门开设了艾滋病门诊,艾滋病门诊开设以来,门诊接待病人上千人。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作用,主要是可以阶段性地增强和稳定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抗病毒西药的副作用,增强病人的耐受性。治疗某些机会性感染,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

目前,在河南等五省对2300名病人实行中医药的免费治疗。在河南的具体进展情况是在河南省选择了1400名病人,河南目前用西药抗病毒治疗是9000人正在进行免费治疗。在这个过程中,有1812人不适于接受西医的抗病毒治疗,他们不能承受。我们在这1812人中,选择了1400人,在病人自愿的基础上进行治疗,选用的治疗方案是总结过去多年治疗艾滋病积累的一些经验。目前把艾滋病按照中医的理论分为3期12型。这样,对每一型都有辨证施治和组方的原则,还有国家已经批准的中成药的辨证施治的应用。另外,还将近年来医生摸索的医院制剂,经过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和病人的同意,在河南等五省进行应用。谢谢。

[法兰克福评论报记者]:目前,在世界上传统医学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佘副部长,在海外有多少从事中医传统医学的医生在治病?另外,你们有没有人才外流的现象?这么多中医医生到国外工作,你们如何进行调控?

[佘靖]: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境外有中医医疗,包括针灸机构五万多家。在当地注册的针灸师超过了十万人,中医师两万名。现在中医药在校学生有27万人,我们能够培养中医药事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目前有很多中医药人员到国外去,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他们到外面去,传播、推广中医药,和国外的朋友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健康服务,我想这是应该支持的。我们也欢迎他们为报效祖国服务。

[凤凰卫视记者]:近几年,一些国外的企业通过和国内的医药企业合作开发出新的中医药产品,申请专利以后,在国外卖得不错。相反,在国内这方面做得不是特别好。下一步,我们准备怎样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另外还有一个现象,我们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一些小的中医药作坊以及中医药门诊,可以说数量很多,但是管理不是特别规范。下一步怎样加强对国内中医药企业以及这些小作坊的管理?

[佘靖]:第一,我们要和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共同努力,共同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提高大家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通过办培训班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第二,和知识产权局共同组织针对加强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研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第三,在目前的科学研究和新产品开发中,首先要把知识产权培训放在首位,让大家充分重视这一问题。

第二个问题,关于加强对小中医医疗机构的管理问题。我们要求所有从事中医医疗的机构都要达到中医药机构管理条例要求的标准,从事的人员一定要有中医师的医师资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机构和人员的监管。要把对中医药机构和人员的监管纳入目前正在进行的卫生监督体系改革中。还要加强质量的监督,并且以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以求得社会的监督。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佘副部长,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孩子病了以后,家长在没有带孩子去医院的情况下会说,先吃点中药观察观察。包括对一些老年性疾病和常见病,都会说先吃点中药调养一下,观察一下,不会说先吃点西药观察一下。这里有一个判断,很多人认为,中药的毒副作用比较小,甚至有人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