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医护士:用中医手法“因人施护”

2022-07-29
来源:求医网

5月11日上午,河北省中医院儿科病房内,来自河南安阳的一位腹泻患儿、5岁女孩张彤向护士长陈秀荣伸出小手掌,一阵动作准确的穴位推拿过后,孩子的腹痛慢慢减轻,小张彤在推拿中渐渐睡着了。

如今,一批像陈秀荣一样从事中医护理的护士,运用中医学当中行之有效的传统护理方法——火罐、推拿、针刺、艾炙、刮痧、中药灌肠、熏洗等多种护理方法,实践中医“因人施护”的护理理念。

河北省中医院以擅长中医治疗胃肠科、骨伤科伤病在华北地区远近闻名,全院143名护士入院工作时都必须接受严格的中医基础培训,在学过西医护理之外,还要学习中医的方剂、中药知识,特别是要掌握中医护理技术。

24岁的女护士宋玉平上岗5年来,已经熟练掌握了拔火罐、针炙、刮痧等多种护理中

经常用到的辅助治疗方法,每天为积食儿童推拿、贴敷穴位,轻轻地用针灸为失眠的患者催眠,麻利地在患者身上拔火罐来解毒消炎。 几十年前,中医界只有医生“坐堂”,没有完整的护理理念。但中医提倡的“三分治七分养”给了人们启发,今天的中医护理技术就是从以往分散的家庭调养方法中长期总结、独立出来的。随着人们对医学了解程度的提高,现在的中国人越来越注重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因此,传统的中医护理方法受到患者和他们家属的青睐。

河北省中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张喜锐说,她们从中医理论中总结出了“因人施护”的护理观念,对每一名患者的病症、情绪、饮食以至致病外因全都给予关注,全面调理。在这些中医护士的护理日志上,按照中医将一天治疗时间细分为金木水火土“五时”的理论,记录着详细的服药时间表,中药的后面还注明“温”、“凉”等不同的温度要求。另外,配合自然界的四季,“冬病夏养,夏病冬养”,饮食的不同脾性也要讲究,因此每个护士又同时是患者的营养师和养生顾问。

据介绍,目前,全国已经设有国家、省和县三级中医院,在这些中医院里,中医护理技术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2003年,中华护理学会原会长、著名护理学专家王春生在全国护理界首次较明确地提出了“中西医护理”的概念,这使坚持临床探索中医传统护理方法的中医护士们感到了鼓励。但目前由于专门的中医护理院校少,专业的中医护士还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