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煮成了"夹生饭":患者不满意,医院不满意,政府不满意;富裕阶层不满意,中等收入阶层不满意,低收入阶层更不满意。"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老百姓甚至将"医疗、教育、养老"三大支出喻为"新三座大山"。
老百姓的感觉得到了官方证实。最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作课题组正式公布了课题报告,既在预料之中又出乎意料的是,报告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评价是:"从总体上讲,改革是不成功的。"
上述报告指出,当前的医疗卫生服务出现两极分化,公平性大大降低。有数据证实: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对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88位,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倒数第4位。有数据还显示,每年有接近50%的人应该到门诊看病、30%的人应该住院,但他们却因各种原因得不到救治。
报告指出,当前的一些改革思路和做法,存在很大问题,其消极后果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报告还说,现在医疗卫生体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是完全错误的,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此外,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本身存在明显缺陷,前景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