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护理三大误区
2022-07-29
来源:求医网
治疗尿毒症的手段之一是肾移植术,手术的成功意味着给病人带来了生的希望。但是,移植手术的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由于移植术后存在免疫方面和生活护理方面的问题,术后的护理直接关系到病人能否长期存活和生活质量的高低。下面是三个常见的移植术后的护理误区。
误区一:不敢到室外去
一些做了移植术的病人认为自己的免疫力相当低,对外界的致病原没有抵抗力,因此害怕到室外去活动,也不敢工作,天天在家里。久而久之,还可能会造成心理方面的疾病。其实,这是完全不必要的。
由于长期卧床休息,病人肌肉松弛,锻炼是身体恢复的一个好方法,同时,这对恢复病人重新生活和工作的信心非常重要,对长期存活也非常有益。在国外,做完移植术的病人一周后就到外面锻炼身体了。不过,在运动时一定要把握好度,要在自身能力许可的范围内运动,切忌过度运动。
误区二:不控制饮食
是不是做了肾移植手术后就能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一些病人术后认为身体好了而猛吃,身体迅速发胖,最终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出现了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还出现了肾功能损害。
病人在术后要严格控制饮食,控制体重,这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延缓移植肾功能减退,减少抗排斥药物引起的并发症。
误区三:自身感觉良好就停药
肾移植术后病人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靠药物来保护肾脏,预防排斥反应,如霉酚酸酯即“骁悉”。但是少数病人觉得少吃一点药甚至不吃药,似乎也没有严重症状表现出来,于是一天减少一点药量,最终干脆不吃药。这是非常危险的。随意改药、减药,可能就会诱发排斥反应。此外,免疫抑制剂是个体化用药,因此也不能参照别人的用药量而擅自改动自己的用药量。正确的做法是到医生那里去咨询,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在需要时改变用药方案。
专家介绍:唐孝达,第一人民医院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器官移植研究中心顾问,中国透析与移植研究会主任委员,多种杂志的编委和特约撰稿人,国际泌尿外科学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泌尿系结石、肿瘤、前列腺疾病、腔内泌尿外科以及器官移植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