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手术治疗精神病

2022-07-29
来源:求医网

精神病是一种常见病,随着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加快,竞争也更加激烈,精神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根据有关文献报道:目前我国精神病发病率为0.5%,发达地区发病更高如广东地区为2%。精神病患者由于思维、情感、精神行为出现障碍,导致行为失去控制,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尤其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病患者,易伤人、毁物、纵火,破坏性大,威胁到家属成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也有一定影响。所以精神病治疗不仅是一个医疗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精神病的病因至今未阐明,病情复杂多变,长期以来精神病采用三大疗法,即药物(包括中药)治疗、电休克、心理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精神病是近50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葡萄牙精神病学专家,在1935年就开始采用额叶切除术,治疗精神病人36例,手术取得了较明显效果。在当时精神病的治疗尚缺乏有效药物与治疗方法,因此,这种手术治疗很快在各地推广。1945—1952年间,在美国进行5000余例精神病外科手术。同时英国也做了1000余例精神外科手术,其中2/3的病例为精神分裂症。手术的总有效率根据病例不同,约为50%—80%,然而,精神外科发展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此手术不足之处是可以产生一些严重副作用。因为双额叶切除,创伤大,逐渐这一手术方法被废弃。精神外科也处于低潮。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神经解剖生理也有深入研究和新的认识。1946年美国神经外科专家Papez就提出了所谓“情绪环路理论”,认为情绪与精神活动的解剖学基础是边缘叶。动物实验发现:阻断边缘叶系统可使动物变得温和,愤怒式攻击行为消失。1948年他提出阻断情绪环路及联系纤维治疗精神病理论。1960年瑞典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利用情绪环路理论,治疗精神分裂症49例,有效率达86%,其中26例能正常工作,且并发症少。由于现代手术损伤小,定位精确,效果好,所以现代手术治疗精神病很快取代过去额叶切除术,使精神外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部分医院相继开展这项工作。1989年11月在南京召开首届精神外科会议,与会专家对这一新疗法给予肯定并交流了经验。会议期间制定全国统一精神病手术适应症、禁忌症及手术治疗标准,这次会议对精神外科发展到一个很大促进作用。

手术适应症:(1)精神分裂症(2)躁狂症(3)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4)强迫症(5)严重焦虑症(6)更年期反应性精神障碍(7)大脑发育不全,有攻击与破坏倾向(又称嫁接性精神病)(8)颞叶癫痫伴有精神障碍。但必须要诊断明确。脑部无明显的器质性病灶,病程在1年以上,经过精神内科系统治疗效果不佳者,家属要求手术治疗者,方可考虑手术治疗。对于有严重全身疾病或明显智力障碍,器质性精神病及有严重脑功能衰退等精神病患者,均不适合外科手术治疗。

广州空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唐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