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激光治近视别只图快

2022-07-29
来源:求医网

元旦假期之后,春节又将紧随而至,医院眼科门诊处,要求通过准分子激光手术矫正近视的患者明显增多。与此同时,相关广告也铺天盖地,这些广告往往极力渲染“高科技”、“最先进”、“最安全”、“最快”、“最合算”,引得患者心驰神往。对此,有关专家指出,最快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近视患者在考虑是否做激光手术以及选择哪种类型的激光手术时应慎重。

连日来,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宝庆路眼视光中心看到,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其中不少是要求做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近视患者。一名近视达800度的小姐说,之所以选择做LASIK,最看中的就是这种手术的高效快捷,24小时后就可正常用眼,不影响工作。

对此,该中心副主任、卫生部准分子激光培训专家成员周行涛认为,一些医疗机构极力宣传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快捷,以及一些患者只期待最快速的检查和手术是误区。据介绍,目前激光手术主要有PRK、LASIK、LASEK和Epi-LASIK等几种,每种手术所针对的人群、术后恢复的时间、风险都不同,单纯强调“哪个恢复快选那个”并不妥当。例如,轻中度近视的患者可以选择手术风险相对较小的PRK和LASEK,虽然它们的术后恢复期较长,但长远安全性相对更有保证。

据了解,我国自1993年开展激光近视矫正术,当时,开展激光手术的只有北京同仁医院和复旦大学(原上医大)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一直到现在,全国的激光专家不过寥寥几人。但从2003年开始,激光手术却不断“扩张”。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都有超过50万的激光手术病例,目前开展激光手术的全国有六七百家医疗机构,上海就有20多家,不少是最近半年冒出来的“激光专业机构”。

对此,专家表示,手术治疗的要求很严格,任何“一跳”都有可能潜伏风险。

从医学伦理的角度,激光近视矫正术应回归医学本身,而不应渗透太多商业因素。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