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如何对待检验结果异常

2022-07-29
来源:求医网
</script>


到医院看病,免不了要做检验,多种多样的检验做下来后,又免不了发现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自己都感觉无症状。此时,对于拿到手上的检验结果应该如何去看呢?

首先,我们知道,人体是一个活体,体内的生化指标是在动态中保持着一定的平衡,因此,各种被栓验指标的正常值也会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波动,所以凡是在该范围之内的均应该视为正常。

比如,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值为40U/L,若前一次检查为22U/L,这一次为34U/L,数值升高了12U/L,但依然是正常的,不应该看成异常。

其次,这个正常范围之外的小范围内的波动也不一定有临床意义,因为一个生化项目常受很多因素影响,还需要综合分析及追踪观察。

比如,谷丙转氨酶为48U/L,比正常值40U/L高一些,这可能是因为患者抽血前作了剧烈运动,或者患了感冒、腹泻等原因所致,而不一定就是肝炎。

另外,不同医院的检测由于所用的化验方法不同,他们的正常值范围也有不同,要区别对待。

当今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临床检验方法也毫不例外地随着科技发展的步伐而发展,比如用先进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检测血液中病毒DNA的存在及含量已成为临床检验常规,但是,由于加这些方法高度敏感,检验结果也有一定的波动位。加上实验方法的难度较高,这些检验操作人员在换班时会有一个交接班过程,在这个当口的检验结果或多或少也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所以,在发现检验结果突然异常时也应该排除这种原因。

在没在自觉症状时出现检验结果的异常,如果排除了上述各种影响因素后仍不能解释的话,就要继续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该检查项目动态观察,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病情,总之,客观的分析检验结果才能让人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