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
休克是由于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如心、脑、肾等)得不到足够的血液灌流而产生的、以微循环血流障碍为特征的急性循环不全的综合病征。
休克的治疗应根据休克的不同病因和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除进行病因治疗、补充血容量、纠正酸血症外,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血管收缩剂和血管扩张剂)以改变血管机能和改善微循环,也是治疗休克的一项重要措施。
由于对休克的发生机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也有一些进展。如以往认为休克的血管扩张是造成血压降低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治疗时除补充血容量外,常常应用血管收缩药。现在认识到毛细血管灌注不良乃是休克的主要原因,因而治疗休克就从改善微循环血流障碍这个根本问题着手。根据休克的不同阶段,适当地使用血管收缩剂,或在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使用血管扩张剂。从理论上说,如能使不同器官在同一时间内有区别地发生血管收缩或血管扩张作用,则最有利于改进休克状态下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足,例如使结缔组织、皮肤、骨骼肌等小动脉收缩,而使心脏、肝脏、肾的小动脉扩张,从而改善这些器官的供血情况。但至今尚无具有上述作用的理想药物。因此就需要根据休克的不同情况,选择作用不同的药物配伍应用。
在抗休克治疗中,肾上腺素类血管活性药物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作用于α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如去甲肾上腺素等可引起皮肤、粘膜血管和内脏血管的收缩,使外周阻力增加,血压上升;主要作用于β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如异丙肾上腺素等可使心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从而亦使血压上升,同时对某些血管有扩张作用,可改善微循环;α受体阻滞剂如酚妥拉明等则能解除血管痉挛,使微循环功能得到改善。
属于本类的药物除本节所述者外,尚有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酚苄明、酚妥拉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