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药新用治疗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于食管下端,胃一空肠吻合口附近以及Meckel憩室。这些溃疡的形成均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本病绝大多数(95%)位于胃和十二指肠,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性溃疡(PU)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治疗药物众多,尤其近年来新药不断出现,使该病药物选择性大大增加。但因此地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如盲目追求“新、贵”药而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同时,多重用药致不良反应增加,不合理配伍反而使疗效降低等。本文似就有关治疗PU的药物进展作一简述。
抗幽门螺杆菌药(HP)
HP与PU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根除HP已成为治疗PU的研究课题,遗憾的是至今尚未找到理想的药物。临床上对HP有效的药物较多,如铋盐、抗生素类(羟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呋喃唑酮、甲硝唑、他咪唑等,但根除率不到40%。临床采用二联(胶态次枸椽酸铋+抗生素)或三联(胶态次枸椽酸铋+甲硝唑+抗生素)药,可提高根除率。
甲硝唑(Metronidazole)又名灭滴灵
有人将15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甲硝唑(治疗组n=118,0. 2g/3次/d 4w)与西米替丁(对照组n=118,0. 2g/3次/d 4w)疗效的对照观察,并经四年随访,治疗前后电镜观察,结果发现十二指肠溃疡的治愈率分别为78.8%和75.9%(P> 0 .05)。胃溃疡的治愈率分别为100%和60%,(p< 0 .05)。三年复发率分别为6.8%和72%。结论为:甲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效,能使胃粘膜上皮细胞及其分泌功能改善,增强胃的粘摸屏障和粘液屏障。
庆大霉素
治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消化性溃疡 用庆大霉素注射液4万单位口服,一般早、晚8时各服药1次,待症状消失后再继续服药数月,以巩固疗效。庆大霉素口服后极少吸收,能在胃中较长时间对幽门螺旋杆菌发挥良好的局部杀菌作用,且不易引起毒性反应。
钙通道阻滞剂(CCB)
早在1927年人们便发现血钙升高可使胃酸分泌增加。硝苯啶,异博定、硫氮卓酮等,根据Erjeaver等研究证实,一方面能拮抗泌酸受体,降低泌酸效应,另一方面能增加胃粘膜的抗损伤能力,使PU发生率降低,溃疡数目减少和面积缩小。Mashhadani等研究显示,硝苯啶预防应激性溃疡的效果与西米替丁无显著性差异。徐克成观察到硝苯啶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近期合率为82%,较丙谷胺的疗效为优。但要注意CCB对其它器官平滑肌(心、肠、血管)均有影响。
临床研究证实,异搏定、硫氮唑酮和硝苯吡啶均可减轻化学性粘膜损伤,使消化性溃疡发生率低。溃疡的数目减少和面积缩小。 Mash hadani等研究显示,硝苯吡啶预防大鼠应激性溃疡的效果与西米替丁无显著差异。并发现硝苯吡啶可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及组织胺释放与胃酸分泌减少可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徐克成等观察硝苯吡啶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近期愈合率为82%,较谷丙胺的疗效为优。
但是,钙通道阻滞剂对许多器官的平滑肌均有影响,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时,能否影响食道与胃平滑肌的收缩而导致运动功能障碍,已引起临床重视。近研究证实,异搏定可抑制胃平滑肌收缩,硝苯吡啶可减低患者食道下端括约肌活力和食道收缩的幅度,但对液体或固体胃排空并无影响,异搏定和硫氮唑酮对正常人胃排空亦无明显影响。
纤维蛋白糊与单次注射聚多卡醇(polidocanol)
经内窥镜单次或重复注射纤维蛋白糊与单次注射聚多卡醇(polidocanol)2药的安全性和疗效。854例胃十二指肠活动性出血或溃疡面可见血管的患者,随机分为3个内窥镜治疗组:1组,单次应用1%聚多卡醇;2组,单次应用纤维蛋白糊;3组,每天重复用纤维蛋白糊直至可见血管消失。所有病人治疗前局部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每天内窥镜复查直至初次镜检所发现的血管不再显现。
结果:790例病人中,聚多卡醇组254例患者,再出血58例(228%),单次纤维蛋白糊组266例患者,51例再出血(192%),重复纤维蛋白糊组270例患者,41例再出血(152%),重复纤维蛋白糊组与聚多卡醇组间的疗效有明显差异(P=0036)。治疗失败需采用其他方法(包括外科手术),重复纤维蛋白糊组(77%)与聚多卡醇组(130%)之间亦有明显差异(P=0046)。3个治疗组的安全性相似。结论是重复注射纤维蛋白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比聚多卡醇更有效。
维生素E
近年来研究发现,用维生素E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有研究报告,用维生素E胶丸,每次400毫克,每日两次,性服胃舒平2片,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结果胃镜检查显示、应用维生素E治疗后有效率达89.6%,其效果与用雷尼替丁治疗(83.8%)相仿。在治疗中,仅有少数病人出现腹胀。头晕等轻度不良反应,均不影响继续治疗。
维生素E是一种良好的天然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可保护易被氧化的物质,减少过氧化脂质的生成。新近有研究表明,溃疡病患者胃粘膜抵抗力差与脂肪过氧化作用紊乱有关。维生素E可起调节脂肪氧化、清除氧化自由基的作用,而保护细胞不受氧化剂的损害。同时,大量的维生素E又可促进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增生,并改善周围血液循环,增加组织中氧的供应,从而给溃疡面愈合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此外,尚可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使溃疡病愈合后的复发率降低。
维生素A
治疗消化性溃疡、应激性溃疡 维生素A参与胃内上皮组织的正常代谢,并参与上皮组织间质中粘多糖合成,对人的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用法;有胃溃疡常规治疗过程中加服维生素A,每次5万单位,每日3次。对于伴有维生素A血浓度降低拭目以待应激性溃疡患者,口服或静脉给予大剂量维生素A,每日10-40万单位,能减少患者的胃出血。
据称,维生素E对用H2受体桔抗剂无效的病人仍有良好的疗效。可见维生素E是一种价格低廉、副作用小、疗效可靠、复发率低的溃疡病治疗药物。在维生素E治疗初期,适当加用解痉止痛剂,可以更快地缓解溃疡病的疼痛症状。
心血康(地奥心血康)
心血康(地奥心血康)主要用于冠心病的治疗。王圣华用其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了满意效果,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
50例经内镜确诊并无合并症的活动期溃疡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病程、溃疡类型、溃疡大小、患者吸烟情况相仿,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心血康200毫克,口服,每日三次;对照组雷尼替丁150毫克,口服,每日二次。治疗期间两组均不服其它药物,4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3天,由同一医师用同一内镜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溃疡愈合20例(80%),好转4例(16%),无效1例(4%);对照组溃疡愈合19例(76%),好转4例(16%),无效2例(8%)。两组溃疡愈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均顺利完成4周治疗。
关于心血康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机理认为主要在于“强化”粘膜的防御机制。具体通过下述几个途径: 1心血康通过改善胃粘膜供血、供氧,降低胃、十二指肠对攻击因子的敏感性,增强防御因子的作用,促进溃疡的愈合。 2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浆中氧自由基及其脂过氧化物代谢产物升高,提示氧自由基是破坏胃粘膜防御机能导致溃疡形成不可忽视的因素。心血康能维持细胞膜钠椉貤ATP酶及镁桝TP酶活性,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清除氧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对胃肠道粘膜产生保护作用,因此可治疗消化性溃疡。3溃疡的愈合需要有肉芽的生长,而后者主要是由微血管、单核细胞及纤维母细胞构成。心血康通过促进微血管、单核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的生成而加速溃疡的愈合。4血粘度的升高,血中表皮生长因子含量降低及细胞、体液免疫的异常可促使消化性溃疡的形成,心血康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血粘度维持血中表皮生长因子含量,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维持胃肠道粘膜的完整性,产生粘膜保护作用。
两组治疗对照表明,心血康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王牌药雷尼替丁不相上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花费少,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好方法。
黄连素(又名小檗碱)
黄连素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效果较好,这与它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有关。服用方法是每次0.4克,每日4次,4~6周为1疗程。
内蒙古消化病研究所在促进大鼠胃溃疡溃疡的实验研究中,发现黄连素对胃溃疡有促进愈合的作用,机制为小檗碱抑制胃酸作用有关[84]。安徽医科大学报道了黄连素治疗胃溃疡32例,滨州医学院报道了黄连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杀灭幽门罗杆菌 (HP) 的关系。黄连素与硫糖铝、黄连素与谷维素、黄连素与雷尼替丁合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单方的效果要好,表明黄连素与其它药物合用时,对于清除HP,具有协同作用,可以减少溃疡的复发。
抗焦虑药谷维素(Orgzanlum;OZ)
从米糠油中提取,以三萜(烯)醇为主体的阿魏酸酯的天然混合物。该药能调整植物神经功能,减少内分泌平衡障碍,改善精神神经失调症状。常玲治疗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用OZ30mg/d,po,60d,后溃疡完全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