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尼替丁可用于非溃疡疾病
近年的临床药理和实验研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组胺H2受体功能改变有关。H2受体拮抗雷尼替丁(RND)由过去治疗消化性溃疡这一传统用途得以拓宽到下列疾病。
血友病 血友病的治疗除补充凝血因子Ⅷ或Ⅸ的替代疗法外,目前仍乏有效的止血药物,胡理明等人发现RND有较好效果。例患者急性期予150毫克每日2次口服(儿童酌减),用药15天,对关节腔、肌肉、鼻腔、上消化道等处多发性出血止血迅速。快者12小时后即风黏膜出血停止,因肿缩小并逐渐消失,大多1~2周症状完全改善,活性Ⅷ及Ⅸ因子含量相应增加,95%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相应缩短,幅度达130-350%。可减少特异性凝血因子用量,轻、中、重型患者均可奏效。
咯血
目前认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疾病所致的咯血与炎性细胞释放组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E、激肽等血管活性物质有关。RND通过阻滞组胺的血管扩张作用,减轻炎性物质对血管壁的侵蚀,有助于肺内细小血管收缩,促进止血。据Syabbalo报道,RND等H2受体阻滞剂治疗一组肺结核反复咯血患者,用RND 150毫克~300毫克每日2次或甲氰咪胍0.2克每日3次。共服3天,必要时静脉给药,有良好止血效果。
预防输血后免疫抑制
近年Nielsen等用细菌毒素或菌体抗原皮试发现,腹部手术患者术中输血可引起明显的免疫抑制,削弱机体的正常防卫机能,增加术后感染几率。静脉滴注RND可有力逆转这一不良影响。他们随机选择66例腹部择期大手术患者,33例从手术开始予RND 550毫克,每小时1次静滴共3天,另33例做空白对照,两组患者手术期间输血量均在725毫升左右。疗程结束时测试结果:用药组皮试反应面积无改变甚至有增加,对照组则显著下降。提示RND使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逆转,可能与阻断T和B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H2受体有关。此作用对养活术后感染并发症和肿瘤根治性手术的复发有重要意义。
疣状胃炎
为一类特殊胃炎,发病机制不明,一般药物疗效欠佳。钟力等人采用RND治疗,认为能保护胃黏膜细胞,促进炎症康复。41例用药5周,87%有效,第1周症状改善率达87%。用足5周时,减量为150毫克/天维持治疗3个月可减少复发。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ARDS主要表现为肺动脉高压、低氧血症、进行性循环衰竭和肺微血管损伤。采用西米替丁(CMD)、环氧酶抑制布洛芬(Ⅰ)、H1受体拮抗剂苯海拉明(D)的CID疗法可使早期肺动脉高压逆转。肺泡毛细血管外渗减少,PaO2维持在正常水平。因CMD毒副瓜较著,Byrnek加以改良,以RND替代CMD线成了RID联合疗法。对输入假单孢菌诱发的动物脓毒型ARDS模型用药证实,RND可使循环性虚脱和肺微血管透性损伤明显改善,极大地丰富了ARDS的治疗学内容。
十二指肠白点症(DWSS)
DWSS为学者们近年根据内镜所见提出的一个新的疾病,内镜可十二指肠黏膜有散在数量不等的白点或白癍,发生率占胃镜检查的4~12%,其病因不明,多数人认为与H2受体功能活跃有关。以RND
300毫克/天口服4~6周有较好效果,一组32例报道85%治愈。
返流性食管炎(RE)
(RE)与食道下端括约肌松弛或张力过低有关,基于胃酸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近年Tytgat推荐大剂量RND(雷尼替丁)(1200~1800毫克/天,4~8周)治疗RE,以减少返流的胃内容物量与酸度及夜间胃酸分泌,加速RE痊愈。Johnson报告114例分别用1200毫克/天和300毫克/天口服对照,8周症状改善率为84%和64%,内镜愈合率为75%和54%。对严重者或难治病例合用胃促动力药西沙经利(cisapride)40毫克/天以增强疗效。
艾滋病(AIDS)
西德Essen及Kiel大学利用H2受体拮抗剂的免疫调控及复原作用治疗32例AIDS,用RND 300毫克每日2次或CMD(西米替丁)1200毫克/天共5个月,连服3个月后休息3周续用,发现患者血IgG、IgA、C4、B细胞及T细胞亚群于服药3周后明显升高,临床症状改善,精神、体重、体温均恢复,腹泻好转、肿大淋巴结明显缩小甚至恢复。但停药3个月后有少数复发。
促进HBV血清标记物转化
国外学者发现,在应用H2受体拮抗剂治疗有溃疡史的乙肝患者中,许多病人发生HBV血清标记物的转化,HBsAg、HBeAg或DNA-P阴转,抗-HBe阳转。最早试用CMD0.8克/天口服,配合类固醇和阿糖腺苷观察7~9个月,15例患者全部有血清转化,因长时间用CMD不良瓜较著,近年Janisch等换用RND治疗9个月,配合抗病毒治疗,21例血清HBV转化率达98%。
哮喘
Eyre认为,支气管舒缩功能虽以H1受体主导支配,但H2阻滞剂可抑制支气管腺苷环化酶活性,使肥大细胞内cAMP/cGMP(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比值增加,哮喘改善。继学者报道CMD治疗支气管哮喘成功以后,近年来,我们试用RND100毫克加20%葡萄糖20毫升立即静推,以后每8小时1次,治疗8例过敏性哮喘,即时有效率80%,3天内止喘7例,1例伴感染者效有效期,可能与感染时肥大细胞组胺释放增加及炎性分泌物阴塞、刺激支气管有关,积极抗炎可增加疗效。
心律失常
Anton等早在1969年已证实心脏富含组胺,近年认为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与组胺过量释放刺激敏感的传导系统有关。Muramtsu认为心脏组胺可通过H2受体增加心肌慢Ca2+内向电流,预防心律失常。据对AMI(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绞静注RND100毫克观察发现,治疗和预防快速型心律失常显著优于对照组。
《中国医药报》
200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