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抑郁性精神障碍新药“喜普妙”
通用名称:citalopram,西酞普兰
化学名称:1,3-二氢-1[3-(二甲胺基)丙基]-1-(4氟苯基)-5-异苯并呋喃氰
药理作用:本品为消旋二环phthalane衍生物,是一种新型的选择性5-羟色胺(5-HT)的摄取抑制剂,其对5-HT再摄取抑帛的相对选择性在同类药物中最高。体外研究显示,本品能有效抑制5-HT的再摄取,对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在摄取作用很小。对毒蕈碱、组胺或5-羟色胺受体的亲和力很小或几乎没有[1]。本品对内源性和非内源性抑郁的患者同样有效,且不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和血压,不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精神运动,也不增强乙醇导致的抑郁作用。对血液、肝及肾等系统也产生影响,特别适用于长期治疗。
药代动力学:口服吸收迅速,食物不影响吸收。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2-4h,半衰期35h,表现分布容积12L.kg-1,口服生物利用度80%。重复给药后约1周达稳态浓度,蛋白结合率低于80%,在肝内代谢,主要代谢酶为CYP3A4和2C19,极少量由2D19和2D6酶的抑帛作用更小。本品及其代谢产物可通过胎盘屏障,哺乳期妇女服用本品会有少量药物及其代谢物通过母乳进入婴儿体内。本品通过尿液及粪便排泄,给药剂量的20%随尿液排出。
适应证:抑郁性精神障碍(内源性及非内源性抑郁)、抑郁症及焦虑的常规治疗。
用法与用量:口服,初始剂量为20mg,qd,可增加至40mg,qd,需要时可增至最高剂量60mg,qd,早晨或晚上服用。肝功能不全者宜用剂量为20mg.d-1,如未出现不良反应,可增加至40mg.d-1。超过65岁的患者剂量减半,即10-30mg,qd。
抗抑郁剂治疗属于对症治疗,必须持续一段时间,一般对躁狂型-抑郁精神障碍需4-6个月。若出现失眠或严重的静坐不能,在急性发作期建议辅以镇静剂治疗。
药物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口干、嗜睡、出汗增多、头痛和睡眠时间偏短,通常在治疗开始的第1,2周时比较明显,随着抑郁状态的改善,不良反应逐渐消失。亦有个案出现有癫痫发作。另有报道[2],本品可引起激素分泌紊乱、躁狂、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有研究发现[2],本品比舍曲林更易引起性功能失调。
禁忌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①本品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会出现致命性的5-羟色胺综合征。因此,两药使用间隔应在14d以上。②伴有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应以低剂量开始治疗,并仔细监测。③暂不推荐给儿童;老年患者剂量宜小,增量宜慢。④从事需精神高度集中工作的患者服用本品时应慎重。
药物相互作用:本品可增加经2D6酶代谢的美托洛尔和丙米嗪活性代谢物的血清浓度,抑制CYP3A4的药物如红霉素或酮康唑以及抑制CYP2C19的药物如奥美拉唑、可增加本品的血清浓度,合用时应调整本品的剂量。
[临床评价]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苏州、天津2家医院和研究所对本品进行开放性临床试验[3]。54例患者使用本品治疗起始剂量为20mg,qd,于早饭后口服,如疗效不佳且不良反应轻微,于第2周或第3周末适当增加日剂量,最高日剂量60mg,总疗程6周。疗效指标包括Hamilton抑制量表(HAMD)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结果表明:①本品治疗前后患者的HAMD总分有极显著的下降(P<0.001)。②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总体印象在治疗后极显著下降(P<0.01),根据临床疗效总体印象评分,本品的临床显效率为69%,有效率为91%。以上结果表明,本品与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的疗效(一般报道为70%)相当[4],但总有效率比后者高,为91%。
在另2项双盲研究中,本品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氟西汀和舍曲林相当。还有一项研究比较了本品与舍曲林和安慰剂治疗300例抑郁症患者的疗效(8周),各种量表评分显示,本品明显优于安慰剂。国外许多开放性和双盲对照研究证明,本品的抗抑郁效应与阿米替林、丙咪嗪、麦普替林、米安舍林相当,较三环类抗抑郁药不良反应更小,患者更易于耐受,依从性也较好。
规格包装:片剂,20mg,每盒14片。
参考价格:零售价:165.00元/盒
贮存条件:密闭,室温(25℃以下)保存,有效期5年。
生产厂家:丹麦灵北药厂
进口注册证号:X19990431
200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