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过敏新药“去羧氯雷他定”
【通用名称】desloratadine,去羧氯雷他定
【化学名称】8-氯-11-(4-亚哌啶基)-6,11-二氢-5H-苯并[5,6]环庚基[1,2-b]吡啶
【理化性质】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嗅,味苦。易溶于氯仿、甲醇、乙醇,溶于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几乎不溶于水。溶点154-157℃,不易吸湿。
【药理作用】[1-3]本品为氯雷他定性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具有选择性对抗外周H1受体的作用,且可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超氧负离子的产生、Ca2+的外流、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的释放、粘附分子的表达、嗜酸性粒细胞的移动和吸附等。本品对H1受体的亲合作用是氯雷他定的10~20倍,且无镇静作用和抗胆碱能作用。
克隆人H1受体放射性配体结合实验显示:本品对H1受体的结合力比氯雷他定强(IC50分别为51和721nmol·L-1),而对H2和H3受体结合力非常弱。在豚鼠肺组织中,本品对H1受体的结合力较氯雷他定强(IC50分别为840和3030nmol·L-1)。本品对M1和M3受体也有较强的亲和力,其IC50分别为48和125nmol·L-1,对M2受体亲和力较少(IC50=250~1000nmol·L-1)。本品抑制组胺诱导的豚鼠回肠收缩作用是氯雷他定的20倍。在鼠卵巢细胞和人支气管平滑肌细胞上的实验表明:本品对H1受体的拮抗作用强于特非那丁、阿司咪唑、非索非那定(fexofenadine)、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体外实验表明,本品能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移动和吸附、减少超氧阴离子的释放、抑制Ca2+的外流、抑制细胞因子垢表达。体内实验显示,大鼠灌胃给予本品,其抑制足底注射组胺导致的肿大作用比氯雷他定强。本品局部给予能抑制组胺诱导的鼻粘膜血管充血。口服(5mg·kg-1)可抑制cynomolgus猴对猪蛔虫产生的过敏症状、减少对卵白蛋白敏感豚鼠的过敏性咳嗽。
【药代动力学】[2,4,5]49例健康男性志愿者分别服用单一剂时的本品(5,7.5,10和20mg)或安慰剂,在单剂时用药后经3d清洗期,再以相同的剂量连续服用14d。结果显示:单剂量给药Cmax和AUC0~∞的值呈现剂量依赖性。表现分布容积为114~201L,清除半衰期为19~34.6h。稳态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本品的累积因子为1.1~1.6,与消除半衰期和给药频率一致。多剂量和单剂量给药其表观分布容积与清除半衰期没有显著性差异。本品在不同种族和性别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黑人的AUC0~24和Cmax分别比白人高32%和18%,而女性比男性分别高3%和10%,这些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本品的生物利用度不受食物的影响,与红霉素、酮康唑等CYP3A4酶抑制剂合用不存在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上的相互作用。
【适应证】成年人和12岁以上儿童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SAR)、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及不明原因的荨麻诊。
【用法与用量】po,5mgg,qd
【药物不良反应】[6,7~9]本品经大量动物实验证明是安全的。其对中枢神经系统没有影响,因而无镇静作用。经口或静脉给予鼠、豚鼠和猴大剂量去羧氯雷他定,未发现血压、心率、心电图、胃排空、肠蠕动、胃粘膜有异常。本品很少透过血脑屏障,故不产生中枢抗胆碱作用,如:口腔干燥(M1受体)、瞳孔散大(M3受体)。其对免疫系统(T细胞、CD54及HLA-I等)无抑制作用。一项为期10d交叉、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显示,本品高剂量(45mg,qd)不引起患者心脏QTc间期延长和其他心血管系统不良。此实验中的不良反应是轻度~重度的头痛,发生率为54%。在另一试验中,患者被随机分为4组:去羧氯雷他定组、去羧氯雷他定+酒精组、安慰剂组、安慰剂+酒精组。在每次治疗后2,4,6,8h用改良的Romberg's试验(the Modified Romberg's Test)、Stanford睡眠量表(the Stanford Sleepiness Scale)、数字符号替换试验(the Digit Symbol Substitution Test)系列加减反应试验(the Serial Add Subtract Reaction Time Test)和精神运动警觉试验(the Psychomotor Vigilance Test)评估患者的精神运动情况。结果显示,本品并不增加酒精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禁忌症】对本品及氯寺他定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本品。2、妊娠期应用本品的安全性未被确定。因此仅在权衡利弊之后,对胎儿有利的情况下方能应用。3、2岁以下儿童服用本品的安全性及疗效目前尚未确定。4、在作皮试前的大约48h应停止使用本品,因抗组胺药能清除或减轻皮肤对所有变应原的阳性反应。5、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本品可能会增加毒性,可适当调整服用剂量。
【临床评价】[3~6,10,11]697例中度~重度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年龄12~75岁)参与的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试验中,患者被随机分到去羧氯雷他定组A(7.5mg,qd,14d),去羧氯雷他定组B(5mg,qd,14d)、安慰剂且(qd,14d)。结果显示,本品能显著改善季节性过敏鼻炎患者的过敏症状。试验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痛,A组、B组与安慰剂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6%~24%,16%~24%,14%~22%。嗜睡的不良反应也有发生,3组的发生率分别为4%,2%和2%。另一项由1321例中度~重度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参加的试验显示:与大多数抗组胺药不同,本品能减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鼻部充血和阻塞症状。
190例中度~重度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参与的为期6周的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给予去羧氯雷他定5mg或安慰剂,qd(上午7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相比,总症状评分显著改善(P<0.001),生活质量(睡眠、日常活动)明显提高(P<0.001)。治疗组与安慰剂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55.8%和43.2%。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12.6% vs 16.8%)、疲倦(8.4% vs 0)、病毒感染(7.4% vs 8.4%)、头昏(5.3% vs 2.1%)、咽炎(6.3% vs 3.2%)、上呼吸道感染(5.3% vs 4.2%)。实验期间没有的不良反应发生。
【规格包装】片剂,5mg。铝箔包装。
【贮存条件】室温、遮光、密闭置干燥处保存,有效期暂定2年。
【生产厂家】schering-plough(先灵-葆雅)公司(美国新泽西州)
《中国新药杂志》2002年第11卷第9期731-732页
朱运贵;原海燕
中南大学汀雅三医院临床药学研究室,长沙410011
200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