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科技将成为新药研制的“转轨功臣”

2022-07-29
来源:求医网

科技将成为新药研制的“转轨功臣”

据新华网8月4日消息(作者 张景勇): 仿制为主,缺乏创新,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科技将改变我国医药产业的这一状况。

“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项目已被列为“十五”期间我国重大科技专项,投入达64亿元的这个专项将为我国医药产业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战略性调整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实现新药研制从仿制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创仿结合的战略性转轨,全面提高中药现代化水平。

在全球医药市场巨大发展空间的吸引下,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跨国医药集团纷纷投入巨资,加快制药技术的发展及创新药物的研发,但我国的现状并不令人十分乐观。以我国的传统产业中药产业为例,由于科技瓶颈的制约,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植物药市场中所占份额仅为3%-5%,2000年我国进口的“洋中药”价值已超出同期我国中成药的出口额。

在此背景下“问世”的“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科技专项,将推动我国新药研究和开发的综合实力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为此,我国将按照新药研究开发的技术环节和要求,重点开展新药筛选、临床前药效学评价、安全性评价等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临床前药效学评价、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生物技术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测等技术平台;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中药和非专利大品种,确保我国医药产业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平稳过渡,保证我国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制定国际化中药标准,加速推进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提高中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为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从新药研发过程整体考虑,我国将建立国家新药研究开发技术联盟,以重大专项为纽带,充分利用全国的人才、设施资源,形成部门、地方、研究院所、高校以及企业科研力量的优势互补和协调统一,构筑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新药研发技术平台,完善我国新药研究开发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这个科技专项十分重视以企业为核心的新药开发体系的形成:项目实施过程中品种开发以企业为主体,技术平台建设以科研院所为主体,并促进科研院所同企业的有机结合和重组,改变企业技术开发力量薄弱的局面;同时,利用政策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使企业通过药物开发获得新活力,形成研发与效益的良性循环,使企业真正成为新药开发和创新的主体。

摘自:《东方网》

2002.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