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治疗肺心病
肺心病是我国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脏病,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肺动脉高压。其原因除了肺血管床减少之外,目前主要认为是由于低氧性肺血管收缩所致。因此,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高压无疑是治疗肺心病的一个重要环节。
卡托普利对于肺心病的治疗效果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据报道,对28例肺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首次剂量为6.25毫克,如无明显不良反应,则逐渐加量,剂量范围为6.25-25毫克,每日2-3次口服,14天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调整剂量。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结果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3.64%,两者有显著性差(P<0.05)。治疗过程中有1例出现皮疹,3例出现恶心、纳差,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均未影响治疗。
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是第一代口服有效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自1977年问世以来,其抗高血压和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已被公认。动物实验发现,低氧血症引起的肺血管收缩和血管紧张素II(AGTII)有依赖性关系。而该药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降低AGTII的血,并能使扩张血管物质缓激肽水平升高,从而使肺动脉压降低,对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肺动脉高压尤其有效。卡托普利尚有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的作用,属于平衡的或混合的血管扩张剂,即兼有扩张血管和促进尿钠排泄的功能。这种联合的效能使得心脏的前后负荷减轻而改善右心功能,此为卡托普利治疗肺心病的药理基础。
该药不经肝脏代谢起作用,所以见效迅速,口服后15-30分钟起效,持续时间4-8个小时,半衰期2-3个小时,应1日数次用药。如不出现低血压和肾衰等,可长期服用。应避免突然停药,以防肺血流动力地反跳性变化。
200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