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非药物经典疗法调查报告

2022-07-29
来源:求医网

写下这个题目,我们已在圣医堂延庆疗养院住了五天四夜。这就是近来被传得神乎其神——圣医堂实施非药物经典疗法的地方。

对于报社和读者而言,我们是暗访记者;对于圣医堂来说,我们是他们的顾客。交580元钱,在石景山八大处路35号,和其他顾客及圣医堂员工一起坐大巴出发,经过八达岭长城,穿过延庆县城,随即来到一个叫做苏庄的地方。苏庄因千亩果园而出名,大家也叫它“百果园”。圣医堂延庆疗养院就坐落在百果园和著名的龙庆峡之间。

我们次此行动,决不是为了“捧杀”或“棒杀”,而是想弄清一些真相,为我们的读者,也为广大热爱生命、渴望健康的人们。

我们的目的单纯而又复杂。我们最想搞清楚的是,非药物经典疗法究竟是什么?何以迅速火爆京城?有何科学依据?谁能为之正名?

其实,理论上的问题对我们来说,难度系数并不大。通过查阅资料和采访相关专家,我们很快明白了:非药物经典疗法的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和《易经》。以张浩然为首的圣医堂专家组通过对二者的苦心研究,得出四大技术。它们分别是生机食疗排毒技术、经络内医技术、营养免疫技术、身心外医技术。这四大技术又需要通过健康管理方案和经典疗养来实施。

那么,非药物经典疗法真的就像街头巷议的那么神吗?我们私下接触了一部分顾客,他们的答案,令我们震惊。

我们没有抓到非药物经典疗法的创始人

在没来圣医堂延庆疗养院之前,我们早已听说一个人:张浩然,并多次看过他的照片。他就是圣医堂非药物经典疗法创始人,据传,他有传奇般的经历和高深莫测的经络内医技术,但我们只是听说过,却没见过。
5月22日那场突发性事件,我们正在现场,我们原本以为张浩然能出手相救,但我们失望了——他自始至终都没有露面。

时间:07年5月22日清晨7:15左右。

地点:圣医堂延庆疗养基地生机食疗厅。

人物:新华社对外部主任汪仁霖(夫)、人大外语系教授胡小吉(妻)

这时正值早餐时间,来参加圣医堂疗养的汪老先生因年迈体弱,突发急性心肌缺血,引起休克,进入昏迷状态。全场哗然,面面相觑。

新闻记者的敏感,让我们意识到:这下该轮到张浩然出场了。

我们看到一个精气神有点像张浩然,但决不是张浩然的人,匆忙而镇定的走上前去,不知道按了些什么穴位,不到五、六分钟时间,汪老先生的脉搏就恢复跳动了。

生命就这样被挽回了。全场所有的人无不为之惊叹。醒来后,汪老先生万分感动,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但他心里已经认定:眼前这位长相平平的大夫,是他生命中最不平凡的恩人。

他的这位恩人是非药物经典疗法创始人——张浩然的“经典传人”,他叫顾小民。顾大夫用的这招正是非药物经典疗法的四大技术之一——经络疗法。他按的就是人中穴、郗门穴等几个重要穴位。

当我们采访到汪老先生时,他一再对我们说,多亏是在圣医堂疗养院,如果是在家里发生这样的情况,即便是立刻拨打120,也恐怕来不及了。

事实的确如此,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像这样的病情十分钟之内,如果脉搏不能恢复跳动,心脏不能恢复呼吸,那真的就会永远停止跳动,永远停止呼吸了。

我们老百姓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只会哭天喊地,我们并不知道,科学就是“天”、技术就是“地”啊。
我们稍感遗憾的是,在此次采访中我们始终没有“抓到”张浩然本人。我们在想,如果真的“逮住”张浩然,我们也许会了解到更多、更多。

他终于看到自己脚下的路了

这并不是一句废话。因为,李文俊最近十年都没有看到过脚下的路了。先是一片模糊,后变成一片黑暗,他就这样走过人生中最为黑暗的十载春秋。尽管我们能够想象他见不到光明的痛楚,但却永远体会不到这位老人家的辛酸。

十年来,李文俊已习惯于走路的时候,将一只手搭在老伴的肩上——老伴是他这一生最信任的人,也许只有老伴的步伐才最适合他跟随的脚步,因为他们心中有爱和默契,有难以割舍的亲情和坎坎坷坷的路。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李文俊原是总参三部的干部,90年患左眼青光眼,99年他的眼压达到80,99年底右眼手术住院,医生说点眼药可以一劳永逸,可是长期使用匹罗卡平会引起白内障,赛玛心安又对心脏有副作用,所以他没敢长期使用。2000年李文俊又一次住进医院治疗左眼,但在随后的日子里,他的左眼却完全失明了,唯有右眼偶有光感。

在追寻健康的路上,两位老人寻寻觅觅,想尽各种办法,但均没有太大改善。

有一天,李文俊极为伤感地对老伴说,看来,我们只能再找另外的路子了。

老伴就这样变成了他的眼睛和拐杖,在寻觅健康的路上,他们一步一步地艰难地走着......

0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位老人家结识了圣医堂。他们开始学着改变原有的很多对身体不好的生活习惯,不再吃白米,改吃糙米,不再吃油炸食品,一切都按圣医堂专家的话去做。

2007年,短短的一个月疗养中,两位老人家更新了观念,通过圣医堂非药物经典疗法的治疗,全身都进行了大排毒,并在圣医堂神奇的经络内医疗法的帮助下,李文俊的耳鸣现象完全消失,尿频尿急现象也由原来起夜4—5次降至1—2次,最值得庆幸的还是,他的眼睛光感增强了许多。

在他的健康日志本中,老伴是这样帮他记录的:

07年6月2日在展厅静坐后,他居然看见了会议室的灯光。

6月3日静坐后,他居然看见了三盏灯,并且看到了灯的形状,我好惊喜。

6月5日,他可以沿着走廊的灯光走路了。

6月16日,他居然可以不用闹钟,而随着窗外太阳升起的光亮起床了,他紧紧地拉着我的手非常激动地说,我可以看到光亮了,这里一定能治好我的眼睛。他激动的表情,像个小孩子似的。那一刻,我们仿佛回到了初恋!

李文俊终于见到光明了,他用很坚定地语气对我们说,我相信,我的眼睛在圣医堂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康复!在一次圣医堂员工大会上他走上舞台,一张慈祥而辛酸的脸上布满了泪水,他的老伴告诉我们,她已经很久没有看到他这样流泪了。

这是一对怎样使人感动而又让人疼爱的老人啊!

《别让不懂营养学的医生害了你》

这是圣医堂会员张振海接受非药物经典疗法之后最喜欢读的一本书,美国医学博士雷·D·斯全德的著作。在谈到生活质量的时候,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评估我们的医疗保健水平时,我们能活的年数往往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考虑。如果因为得了阿滋海默症而连自己最亲近的家人也不再认识的话,谁还愿意活到老死呢?……

意思是:生命,不是能活多少年而是能够健康的活多少年的问题。

2007年8月30日,在张振海老人的家里,谈起非药物经典疗法,他这样对我们说:

我于06年7月30日走进圣医堂,当时体重92公斤,大腹翩翩,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供血不足、经常头晕。圣医堂的专家给我开的处方之一就是坚持60天的生食疗法。

一个月过去后,体重减了10公斤,大肚子没了,过去打算送人的衣服,现在都能穿了。身上一下子少了20斤赘肉,走起路就显得更轻松,更精神了。我们退休人员每月开一次支部生活会,同事见到我都说老张瘦了,以为我突然变瘦是有病了,其实我心里明白是生食疗法的效果。

你们看,手上的老年斑显然轻多了,过去是厚斑块,我怕得皮癌,现在光滑了,过去的黑斑现在不黑了,近乎消失。夜间腿抽筋、经常胃疼、头晕、便秘这些毛病好久没光顾了,是不是好了呢?哈哈,是好了,好多了。睡眠质量也比以前好得多,一觉经常是6个小时,起夜才一次。

我曾经走过一段保健路程,保健品每买一次都是五、六仟元,还买了一个负电位治疗仪13800元。我不否定它们的作用,但都是谁吃谁用都可以,具有普遍性,都是单一的改善心脑血管、降血脂等等,最后走进圣医堂健康管理,不再是单一的购买保健品,而是针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现状提出具体的健康方案。

这个健康管理的理念,过去我没听说过,现在我知道了,物业需要管理、财产需要管理、交通需要管理、人的健康也需要管理。

我今年已经78岁了。我现在的心情是:急切地让我的亲朋好友快快走进圣医堂!这是我对他们的奉献!
张振海老先生退休前是中土集团公司的会计师,为了证实他说的话,他把自己参加圣医堂前后的照片和医检报告一一拿给我们看。离开他家时,我们发自肺腑的改称他为“老帅哥”了。

震撼,但决不只是震撼

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在我们此次暗访之前,《中国保健》杂志社的杨玉英记者一行已捷足先登了。在我们准备动笔之前,杨玉英的《亲历震撼》一文已摆在我们案头,她这样写道:

我惊诧于会员们的体验,简直让人难以置信!我也羡慕他们一个月来的体验成果:找回健康,找到了健康的金钥匙! 如果不去实地体验的话,我也许永远都不知道:在健康疗养基地,这种健康美妙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