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附近药店林立本报记者 徐培 摄
有病上医院看医生,按医嘱抓药用药,这是常规。但多数市民为省钱省事遇到头痛、嗓子痛等“小毛病”总是绕过医院直接去药店买药自己治疗。有了需求,海口的药店越开越多,这边老药店顾客盈门,那边新药店又敲锣打鼓开张。可是,这背后却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有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有上百万人存在药物滥用现象,数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专家指出,私自买药治病隐患多。
调查:500米内有4家药店
近年来,拿着医生处方购药的人越来越多,瞅准了商机围绕大医院开起的药店也越来越多。近日,记者调查中发现仅省人民医院门诊部对面就有3家药店,而旁边的巷子,多半条街的药店还兼做起了药品批发的生意。在板桥路不到500米就有4家药店。在随后的调查中,记者发现,各大医院附近均是此情况。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药店都不纯粹经营中药或西药,大多是中药、西药、保健品一应俱全;有的药店还设有为顾客提供免费咨询、治疗等服务。在海秀东路相邻或相对开有好几家大药房。某大型药店经理说,只要某条路上开了第一家药店,马上就会有第二家、第三家跟进,海口零售药业已经形成一个磁场效应。
市民:药店药价低购买方便
家住大同路的退休职工吴老伯,因感冒到附近药店买了一盒白加黑。他说,到医院挂号、看病、交费、取药等一系列程序下来,起码得花一个多小时,再加上价格又贵,所以他一般不看医生,自己买药解决。他也知道这样不安全,但没有办法。
在龙华路某药店,一位自称患有糖尿病的阿婆拿着药方说,她以前去医院就诊时医生开的就是这些药。医院拿药麻烦而且药费也贵。既然是慢性病,不如每个星期按处方到药店买药。阿婆强调在药店买药比在医院开药要节省几十元。
医生:经验用药可能延误病情
海南省人民医院张主任说,药店遍地开花,给群众治疗一些“小病”带来方便是肯定的,但却存在着极大的危险因素。他说,比如头痛、肚子痛、腹泻等症状,大都被患者认为是“小病”,但是,任何一种症状的病源都可能是多样的,而且完全有加重或引起其他并发症的可能,这一点没有医疗常识的人不知道,或是忽略了。病人到药店买药治病,有可能会耽误对“小病”的控制,造成“小病”变“大病”。因此,有病最好还是到正规医院就医。
省医院急诊科主任表示,现在的药品说明书非常专业,特别是处方药说明书,主要是写给医生看的,而普通市民很少读得懂。就算是非处方药,对于一些药品说明书上所写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患者未必会认真读,就算是认真读,也不一定能正确理解。因此,在没有医生、药师指导下,随便买药吃药存在用药安全隐患。
海医附属医院李主任建议,市民在不明原因的症状出现之初,就应尽快到医院就医,而不要“经验用药”,这样可能会掩盖症状、延误病情。
药监局:实力弱药店将自行退市
海口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易升运说,以前海口有760多家大小药店,在要求通过GSP认证以及抗菌药限售过程中,已有100多家药店去年自动退市。海口市目前有药店500多家,而今海口药店单体经营在逐渐减少,连锁经营在不断增加。随着发展,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药店在竞争中将自行退市。
■本报记者 常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