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骨折合并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是创伤性骨折严重的并发症,起病急、发展迅速,若不及时诊治,病死率高达10%~50% [1] 。预防和早期诊断,恰当的对症处理,良好的护理,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2,3] 。现将我院1999~2004年收治11例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6~45岁,平均25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4例,车祸伤7例;单侧股骨骨折3例,股骨合并胫腓骨等2处或2处以上骨折8例,最多的有5处骨折,合并休克8例,占73%,受伤至出现症状时间为12~72h,平均42h,入院时无胸、脑部损伤,2例发生在术前,8例发生在术后,1例发生在术中。
1.2 主要临床表现 11例均有进行性呼吸困难,脉搏增快(120~200次/min),体温增高(38.6℃~39.5℃),10例出现意识障碍,表现为烦躁、恍惚、呕吐,严重者出现昏迷。其中昏迷3例,昏迷时间最长15天,最短5天,平均10天。11例中9例出现眼结膜和颈、胸部、腋下、腹股沟处出血点。
1.3 治疗方法 (1)用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骨折部位。(2)合并休克者积极抗休克治疗。(3)早期大剂量皮质激素3~5天。(4)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持续高流量湿化吸氧,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先兆的4例中做气管切开,用呼吸机辅助维持呼吸。(5)对于昏迷患者,予以冰帽及脱水、人工冬眠等。(6)抗感染治疗。
1.4 治疗结果 本组11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9例行骨折复位内固定,远期随访均已恢复正常生活。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本组患者中10例出现烦躁、恍惚等意识障碍,严重者出现昏迷,我们的护理体会是:(1)配合医生予以镇静、人工冬眠等。(2)保护脑部、用冰帽于头部降温,来降低脑组织的氧耗量,减少脑组织乳酸的堆积,减轻脑水肿和抑制内源性毒性产物对脑组织的损害作用 [4] 。(3)积极防治褥疮,定时翻身、按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本组昏迷3例中1例因牵引翻身困难,出现Ⅱ度褥疮,在病情平稳后,除加强上述护理,碘伏纱布换药,在短期内褥疮治愈。
2.2 高热护理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适时物理及药物降温,使体温保持在36.5℃左右。
2.3 留置尿管护理 每日用生理盐水500ml冲洗膀胱2次,每周更换尿管1次,每日更换引流袋,所有病例未发生泌尿系感染。
2.4 口腔及眼睛护理 用湿纱布覆盖口腔,鼻饲后用盐水棉球清洗口腔;用金霉素眼膏涂眼,再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保护角膜。
2.5 鼻饲营养护理 采用鼻饲法,保证每日2400cal热量供机体代谢,饮食以高质、多餐、少量为原则。
2.6 心理护理 患者神志清醒后,情绪极度恐慌不安,为此,及时予以解释、说明,并动员其家属一起分析患者的心理活动,使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2.7 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的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通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是FES早期治疗的关键,对合并有ARDS者,应早期气管切开。如何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如下体会:(1)凡有痰鸣应及时清除痰液,在无菌操作下,轻柔地用电动吸引器将痰液吸去,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20s,2次抽吸至少间隙3~5min。(2)湿化呼吸道,用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和庆大霉素做雾化吸入,每4~6h1次,每次10min,雾化吸入时配合吸氧,并且在雾化吸入前先吸尽痰液,使药物能充分到达细支气管和肺泡。这对于减轻气管黏膜水肿,稠痰稀化易吸,减轻肺部感染有益。(3)气管切开护理:6~8h清洁煮沸内导管,有阻塞及时更换,随时调整套管系带,防止导管滑至皮下;气管内滴药湿化气管,用剪去针头的无菌头皮针管与吸氧管固定于气管套管的侧管内,插入深度6~8cm,3~5滴/min [5] 。(4)持续给氧,氧浓度为40%,流量5~8L/min,必要时用呼吸末正压通气给氧,并根据血气分析来调整。
3 讨论
FES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数认为其与长骨骨折的微脂肪栓随血液栓塞于微小血管,致微循环障碍,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Peltie [6] 认为骨折局部破裂的脂肪细胞和脂肪滴是脂肪栓子的主要来源,而损伤后开放静脉和骨折处的血肿形成,局部压力增高,又是促使脂肪滴进入血液的原因。FBS发生骨折占0.9%~4.0% [7],可见减轻骨折局部损伤和张力,是预防和减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首要措施,因此,严重骨折,特别是多发性长骨骨折,首先予以妥善固定,尽量少搬动,以减少骨折断端活动及损伤,做到操作轻柔,并注意观察末梢血运及肿胀情况。
Kroupa [8] 认为,严重创伤后及时补充血容量,防止和治疗休克,是预防FES的最主要措施。因此,对休克患者,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观察重点是生命体征的变化,精神、情绪、意识变化。当排除胸、脑损伤,休克纠正后,患者在短期内出现呼吸及意识方面症状,FES可能性大,应及时向值班医生汇报,进行相关检查,若发现眼结膜、颈、胸前、腋下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FES可以诊断。
参考文献
1 苏鸿熙,刘世恒.现代多发伤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512-515.
2 席平昌,李强一.骨科领域中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预防.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67(6):588-589.
3 韩健.骨科重症病人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治.实用骨科杂志,2003,9(3):274-275.
4 Chum SB,Blaiv RE,Taft WC,et al.Marked protection by moderate hy-pothermia after experimen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Cdreb Blood Flow Metab,1991,11:114.
5 朗雁娴,陈琴.气道管理的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2):731.
6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46.
7 Bulger EM,Simih DG,Maier RV,et al.Fat embolism syndrome,a10-year review.Arch Surg,1997,132(4):435-439.
8 Kroupa J.Fundamentals of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of the posttramatic fat embolism syndrome.Acta Chir Orthop Cech,1993,60(1):11.
(编辑建 光)
作者单位:528322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医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