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骨折患者由择期改为急诊手术时的生理应激与心理干预

2022-07-29
来源:求医网

【摘要】 目的 分析骨折患者由择期手术改为急诊手术时的生理变化,探讨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40例骨折患者分为三组,A组9例,为择期手术患者;B组14例、C组17例,均为择期改为第2天急诊手术患者。A、B组行常规护理,C组术前实施心理干预。在各时间段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及皮质醇浓度。结果 入院时、术前1 d晨三组血压、心率和皮质醇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术前1 d晚、术日晨、术后1~3 d B组上述各指标均显著高于A、C组(均P<0.05)。结论 择期改为急诊手术使患者的心理应激增加,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应激状态。

【关键词】 骨折 手术 应激障碍 创伤后 心理干预

随着社会机械化活动的增加,骨折成为外科急症中的常见疾病。它不但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巨大痛苦,而且导致其心理上的变化。尽管多数患者需要急诊治疗,但是由于常有并发症状,使手术时间成为不确定因素,这个过程会导致应激系统的变化,引起生理功能的失衡。笔者通过分析骨折患者由择期手术改为急诊手术时生理及生化指标变化来探讨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3年3月至2005年3月我科共收治骨折患者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2~57(38.6±2.2)岁。其中上肢骨折22例,下肢骨折18例。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告知患者拟择期手术。伤后至手术时间为1~6(4.0±1.2) d。所有患者经检查均排除复合病变,以消除其对生理生化的影响。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9例,均为择期手术患者,通知2 d后手术。B组14例、C组17例,均为术前检查无并发症改为第2天急诊手术患者。三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骨折部位、手术方式及术前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A组、B组进行常规护理,于术前1 d 下午由病房护士向患者简要介绍麻醉方法、术前准备内容、术后可能出现的痛苦与不适、术后注意事项等。C组除常规护理外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即术前1 d 告知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对手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的必要性、优势,手术的步骤,硬膜外麻醉的原理、步骤、目的及安全性、舒适性;术中及术后可能产生的痛苦与不适及其原因和应对方法,术后恢复状况。特别是应对方法的讲解应通俗易懂,使患者容易理解,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每例患者心理干预20~40 min。

1.2.2 观察指标:三组患者在入院时、术前1 d晨(B、C组通知手术前)、术前晚、术日晨、术后1 d晨、2 d晨、3 d晨记录收缩血压、心率,并抽取空腹血,检查皮质醇浓度。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2.0进行分析,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三组不同时段收缩压、心率及血浆皮质醇浓度比较,见表1。表1示,入院时各组的血压、心率和皮质醇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术前1 d晨三组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但是血压、心率较入院时显著升高(均P<0.05);而术前1 d晚、术日晨、术后1~3 d B组收缩压、心率及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A组和C组(均P<0.05)。

3 讨论

手术可引起患者较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心理上的疑惧和生理上的创伤还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理活动,其中以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兴奋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多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为主要表现。当这种应激过于强烈时,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而且会干扰手术、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1]。因此,本研究将血压、心率及皮质醇浓度作为生理反应指标来判定患者的情绪反应。骨折患者伤前多为生活正常的社会人,意外事故使其造成骨折而卧床不起或生活不能自理。他们普遍担忧自己以后的身体状况,并对治疗的措施充满疑惑,对自己能否康复充满焦虑[2]。术前多种因素可以引起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如患者没有充分的时间选择手术时间和接受手术的有关知识,多数是根据医生的举止,家属的表情、行为来猜测病情的程度,衡量手术的必要性和成功的把握,如果不能得到护理人员及时的心理安慰,极易在术中和术后出现一系列不良的心理生理反应,唐凤元[3]在调查220例骨科患者后显示,心理因素所致的疼痛加重占27.3%。表1示,手术越临近,患者的心理应激越高。且B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A、C组。说明急诊手术使患者的心理应激增加,而C组施加心理干预后明显改变了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患者入院后逐步接受了伤害的现实,心理逐渐接受手术治疗,但是在医生通知更改手术时间后产生了疑问和恐惧,应激反应加剧,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研究证明,术前高度焦虑的患者术中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且难以控制,对麻醉药的需求量明显增加,要达到手术满意的镇静状态,术前高度焦虑的患者术中对麻醉药的需求量明显高于低焦虑的患者[4]。结果显示,在术前及时施加心理干预,会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防止由于应激反应产生的损害。在一些并存其他病变的患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这种手术时间改变所导致的情绪变化,加强心理疏导和生理监控,避免发生意外。 表1 三组不同时段收缩压、心率、皮质醇浓度比较

【参考文献】
[1] 王振英,郭梅,李淑英.择期手术病人应激反应心理干预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04,19(8):9.

[2] 王龙秀,高英.健康信念模式在改善髋部骨折患者焦虑状态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康复,2005,20(3):174.

[3] 唐凤元.骨科病人疼痛原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4,19(10):33.

[4] MARANETS I,KAIN Z N.Preoperative anxiety and intraoperative anesthetic requirements[J].Anesth Analg,1999,89(6):1346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