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听力残疾人群占总人口的4.4%,江苏耳聋患者有300万人左右,其中老年性耳聋人数最多。这两天,第十届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在宁召开,来自全世界的1200多名专家讨论如何防聋。他们指出,年轻时注意噪音防范可明显降低老年耳聋的可能性。
据世界卫生组织防聋项目专家组成员、省人民医院耳喉科专家卜行宽教授介绍,世卫组织刚刚结束在中国的一个防聋专项行动,其中对江苏、四川、吉林、贵州四省的调查发现,我国听力残疾人群占到总人口的4.4%,这部分人群存在明显对话障碍,其中江苏耳聋患者有300万之多。
据介绍,除遗传、中耳炎等因素外,老年性耳聋是造成听力受损的最主要原因,占所有致聋因素的50%左右。专家指出,如今在街头,年轻人戴着耳机听MP3的景象随处可见,不少人为了听力刺激,特地将声音开得很大,而实际上,只要这样超过30分钟,耳膜就会受到明显损害。长期下去,即使年轻时未出现听力障碍,但到了老年,这些人将比其他人更容易出现鼓膜问题,导致耳聋症状,且无法有效治疗。
“我们平时谈话的声音大概有60分贝,大声叫喊时则有80分贝左右。预防听力损害,要尽量避免让耳膜长时间直接接触超过80分贝的噪音。”
卜行宽提醒市民说,比如周围经常有鞭炮声、尖锐的汽车鸣笛声等,“最简单的保护方法就是用手立即捂住双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