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的病因病理有哪些?
2022-07-29
来源:求医网
【病因病理】
中医认为白血病的发病原因不外乎外邪入侵及内伤两方面。外感病邪的致病因素是毒邪与热邪,毒邪包括热毒、温毒、瘀毒、风毒等;热邪则包括温热、湿热、痰热、毒热等;内伤因素是由于劳倦、饥饱不节,房事过多,七情所伤,伤及肝、脾、心、肾等。当然,在小儿患者中则以先天不足、遗传缺陷为内因。其机理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
1.邪毒内蕴:邪毒侵入人体脏腑经络,蕴积于内,日久化热,热毒攻注骨髓、肝、脾及三焦,使阴阳失调,而致造血器官功能障碍,引起白血病细胞显著增生的病理现象。倘若邪毒内蕴导致气血郁结,痰气凝结则渐成癥瘕瘰疬,见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2.正气虚弱:《内经》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医学必读•积聚篇》也谓:“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认为白血病的病因是人体正气先虚,邪气客而不去,日久正气更虚,症积遂成,说明正气虚弱是形成白血病的内在根据。
3.血行瘀滞:血随气行,血液的阻滞多由气行不畅引起,中医谓:“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可引起生血障碍,发生贫血,同时血瘀凝滞久之则形成症积。王清任《医林改错》谓:“肚腹结积皆有形之血”,说明腹部肿块、肝脾肿大乃血瘀形成,倘若血瘀位在内脏则可见咯血、吐血、便血、崩漏等出血症,在体表则可见瘀斑。
4.痰邪凝滞:脾主运化,如脾阳不足,运化失常,水湿停滞,日久则生痰,另肝郁气滞日久,化火生热,煎灼津液亦能为痰,当痰流凝于经络肌肉则成痰核、瘰疬等肿块(淋巴结肿大)。《丹溪心法》谓:“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故白血病的发生和痰有着内在的联系。
白血病的形成是多因素的,但主要是内在正虚,邪毒乘虚内侵,以致血瘀痰凝相互交结,而形成临床一系列证候和多种并发症。病理过程上多有阴阳、脏腑、气血、经络多方面的失调,还有寒热虚实的变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人类白血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较复杂,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生物因素,主要是病毒病因,除了在多种动物中分离到C型病毒,并证明它是一些动物自发白血病的病因之外,通过电子显微镜的研究,已从人类白血病患者的血浆中发现C型病毒。有人报道,从急性患者血液白细胞培养液中,获得了具有逆转录酶的C型病毒,但是迄今还未能肯定人类白血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从某些急性白血病的中医临床观察,亦有类似由病毒引起的“温病”的表现,这一病因值得注意和进一步深刻研究。物理因素已经证明由电离辐射能引起白血病,化学因素方面曾指出某些药物(如磺胺药、保泰松、氯霉素)有一定危险性,甚至抗肿瘤药物本身也能引起白血病。观察表明,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