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牵动家长的心
库尔班和妻子也许永远不会忘记2006年8月28日这个日子,那天,他们带着女儿古丽站在巴楚县某村的村口,等待着开往城里的汽车。
“孩子,这次你能到乌鲁木齐免费上学是你的福气,你一定要好好表现,听老师的话……”库尔班的妻子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对女儿说。
乌鲁木齐市第15中学宽敞明亮的教室、一本本崭新的课本……这一切都让古丽着迷,她对爸爸说:“爸爸,我感觉我像是在做梦一样,乌鲁木齐太好了!这个学校太好了!”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古丽憧憬美好未来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次体检,也正是这次体检将古丽的梦想击了个粉碎。古丽不但有乙肝,而且她体内的病毒还正于复制期。鉴于此,乌鲁木齐市第15中学向古丽下发了“退学”的通知。与古丽的命运相同的还有来自喀什的晓晓等19名同学。
9月25日,记者见到了库尔班和晓晓的母亲刘某。
库尔班对记者说:“我的孩子一边放羊,一边学习,考上了这个学校太不容易了。她在当地的体检都是合格的,可到了乌鲁木齐,学校却说她的病有很强的传染性,非要让她退学,我实在想不通。”
刘某提起晓晓也是满脸泪水,她哽咽着说:“晓晓为了考这个学校,每天看书看到凌晨2点。谁知好不容易考上了,学校却让他退学,难道患有乙肝的孩子就不可以上学吗?这个学校怕他的病传染,其他学校就不怕了吗?这分明就是一种歧视!”
“如果你的孩子和患有乙肝的孩子在一个课堂里上课,你能放心吗?”面对这个问题,大部分家长表示,应该让患有乙肝的孩子回家!学校如果不让这些学生走,那就是对健康孩子极度不负责任。也有些家长认为,学校应该组织孩子注射疫苗,一味地“排斥”患有乙肝的孩子也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乙肝”令学校“头疼”
9月26日,记者来到了乌鲁木齐第15中学,该校的校长助理殷秀琴说:“退学的决定是经过教育部门批准的。”说完,她又指着“新疆高中班、区内初中班招生体检标准”说:“你们好好看看上面的内容,就知道学校为什么会让他们退学了。”
该“标准”规定,外科有下列病状者为不合格:各类传染病的急性期;肝功异常者即总胆红素明显增高者(除先天性黄疸外);各种低蛋白血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增高超过80单位者。(注:对检查发现乙肝病毒携带但肝功能正常的学生,不属于不合格。)
记者:“古丽等人的症状属于哪一种?”
殷秀琴:“各类传染病的急性期!学校不能因为几个学生害了大部分学生。你想想,他们要和健康的孩子一起吃饭,老师要批改他们的作业……其实他们真的不适合过寄宿生活,如果我是他们的父母,我一定会先把孩子的病治好,然后再让孩子上学,这样对别人和自己都负责。”
记者:“学校是从哪份检查中得知他们的病处于急性传染期的?”
殷秀琴:“学校组织学生做了乙肝DNA,检查的结果表明,古丽等几个孩子的体内正在复制乙肝病毒。”
记者:“复制病毒就代表急性传染期吗?如果他们体内的病毒一直复制,是不是就一直无法上学?”[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