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召开的一个学术会间隙,记者采访了百时美施贵宝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百时美施贵宝(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总裁柯彼呐。柯彼呐先生就施贵宝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未来的若干年内,施贵宝会有哪些新药进入中国?
柯彼呐:作为第一家中美合资的制药公司,施贵宝三年前决定把研究力量集中在十大疾病领域,比如肿瘤、艾滋病、乙肝、心血管疾病。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从全球范围来说还远远未得到满足。因而施贵宝公司选择了不求最大而求专注的发展道路,这种策略的实施已经从新药审批上看到了成绩:在过去的5年中,百时美施贵宝有6个新化合物获得了FDA的批准,通过新药审批的速度和数量位居全球大制药公司的第二。就具体品种来说,去年在美国批准的治疗白血病的达沙替尼,今年公司新药申请的高潮也将出现在肿瘤产品线上,会向FDA递交3个癌症用药的申请,有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ixadepilone、治疗膀胱癌的vinflunine和治疗黑色素瘤的ipilimumad。当然这些新药都会陆续进入中国。在中国,百时美施贵宝的产品已经覆盖了肝炎、肿瘤、艾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器官移植等7个疾病领域。今年准备在中国上市治疗艾滋病的新药瑞艾妥,预计在未来5年,有9~10个新药引入中国。
近年来,跨国制药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对中国市场持续看好。施贵宝公司有没有这样的打算?
柯彼呐:施贵宝公司和其他跨国公司一样,认为在新药研发上,中国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现在我们很多的新药临床试验都在中国做,比如治疗乙肝的博路定和今年将要申报的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中国已经是我们三大临床试验基地之一。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不会仅仅满足于在中国做临床试验,也要把研发放到中国来,比如和大学或者研发机构合作,甚至未来也会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目前,我们公司的人才已经本土化,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当中,只有两人不是说中文的。
最近我国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企业所得税法,该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上缴的企业所得税要持平了,外资企业将失去这方面的优惠政策,怎么看待这个新政?
柯彼呐:施贵宝进入中国已经23年了,对中国的承诺是不变的,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不变,公司会有长期打算。对新的企业税政策的出台,整个外资行业也不惊讶,认为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公司在中国发展策略和对中国市场的投入都不会有任何影响。
博路定是施贵宝去年推出的新一代抗乙肝核苷类药,但是在中国市场上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竞争越发激烈,诺华公司最近在中国上市了替比夫定,施贵宝的博路定究竟占到了多大的市场份额?怎样回应跨国公司间的竞争?
柯彼呐:可以说,博路定的上市使施贵宝公司重新回到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上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乙肝用药市场。早些的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随着病毒的变异逐渐远离了辉煌,阿德福韦和博路定上市,让整个乙肝抗病毒药物的市场翻了番。更多新药的问世只会使更多的患者受益,所以我们欢迎替比夫定的上市,也很高兴面对这样的竞争。这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信心,从抗病毒能力的强弱上看,博路定是当仁不让的,我们有来自医生和病人方面的临床数据支持。至于你们关心的博路定的具体销售额,我只能这样回答:我们面对的形势是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领跑乙肝抗病毒药物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