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质沉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对于多数脂肪肝患者来说,病情是可以逆转的,关键在于积极祛除病因及诱发因素,如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酗酒等。其次是调理饮食结构,纠正营养失衡,以及坚持合理的锻炼,控制理想体重,并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纠正不良行为。通过这些非药物治疗措施的实施,绝大部分轻中度脂肪肝患者可以“不药而愈”。 在上述治疗措施中,需要特别强调运动疗法。这是因为,一方面运动疗法在脂肪肝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尚不完全为患者所了解,容易忽略甚至不敢运动锻炼;另一方面缺少运动疗法而单靠饮食调理来降低体重和治疗脂肪肝,常难以坚持或效果不理想而告失败。因此,针对脂肪肝的治疗,必须将运动疗法摆在重要位置,认真对待,持之以恒。专家指出,运动疗法的实施可达到消耗能量,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减肥健身之目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把握好三点:
一、选择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运动项目,如中快速度散步、慢跑、骑车、爬坡、呼啦圈、跳舞的广播体操等。避免缺氧运动项目,如足球、短跑等。
二、掌握适当的运动量、运动时间和频率。运动量以中等强度为适宜,即运动时呼吸、心率增快,并感轻度疲劳,轻微出汗,但不应感到头昏、呼吸困难或呕吐等。而在运动后疲劳感可很快消失,精力、体力和食欲保持良好。运动时间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周运动3次。如果为急性脂肪肝或脂肪性肝炎活动期,或伴有肝肾心功能不全等情况时,应适当控制和减少运动量,以休息为主。
三、运动治疗还是饮食治疗,都不可求之过急,避免物极必反。应当遵循渐进原则,尤其是在运动量和运动时间的把握上,应逐渐递增。并根据身体状况和病情变化适当调整,以达到发挥治疗作用又避免不良影响的良好效果。 病人可能会问,既然运动疗法对脂肪肝治疗有这么重要的作用,那么哪些病人比较适合运动疗法呢?首先我们应到正规医院进行全身体检,由医生根据病情来决定是否实行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最有效的病例是伴存胰岛素抵抗和体重超重的脂肪肝患者。在肥胖症、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所致的营养过剩型脂肪肝以及伴随有体重增加的肝炎后脂肪肝的治疗方法中,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仅次于饮食控制。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亦可通过行为修正疗法和运动疗法促进戒酒和病情康复。
对于因恶性营养不良,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足、胃肠外营养、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肺结核等慢性消耗疾病,以及药物和毒物所致的脂肪肝患者,过多运动会成为代谢的干扰因素,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因此不适合实施运动疗法。妊娠急性脂肪肝、雷亥综合征等脂肪肝者则应绝对卧床休息。
营养过剩性脂肪肝伴有并发症时,其运动疗法的适应证还处于积累经验阶段。但是如果脂肪肝患者合并下列疾病时应禁止运动:急性心肌梗塞急性阶段;不稳定性心绞痛;严重的心率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重度高血压病;肾功能不全;严重糖尿病;严重脑血管疾病;肝功能明显损害或已发展至失代偿期肝硬化。
脂肪肝患者合并下列疾病时应尽量减少运动,并且运动需在医疗监护下进行:频发室性早博和心房颤动;室壁瘤;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和明显的心脏肥大;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特别是常有低血糖发作者;甲状腺功能亢进;肝肾功能损害;应用洋地黄或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严重肥胖或继发性肥胖。肥胖度70%以上的肥胖者可以先给以药物减肥治疗,待体重减轻到肥胖度50%以下时再开始运动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