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干扰素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的首选用药之一。然而在使用α干扰素后,不少患者可表现出抑郁、妄想症、重度焦虑等现象。其中抑郁是α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症状可从烦燥不安到严重的抑郁症。——编者
德国Schaefer等初步研究发现,有精神异常高危因素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α干扰素(IFN-α)治疗时出现的抑郁症,可经抗抑郁治疗和悉心护理得到改善。
该项前瞻性研究纳入14例精神异常的丙型肝炎患者,在给予α干扰素治疗的同时加用抗抑郁药西酞普兰(20mg/天),同时与接受α干扰素治疗但未进行抗抑郁治疗的11例丙型肝炎伴精神异常患者(B组)及11例无精神病危险因素的丙型肝炎患者(C组),在抑郁症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抑郁的诊断采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标准。
结果显示,在抗病毒治疗的前6个月,有精神异常的丙型肝炎患者接受西酞普兰预防治疗,抑郁的发生率较两个对照组(B组和C组)显著降低(14%对64%和55%)。α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出现抑郁症的患者,亦可经抗抑郁治疗得到改善。
研究者认为,该项开放性初步研究,虽然样本量小,但明确提示,对有精神异常危险因素的丙型肝炎患者,在经α干扰素治疗出现抑郁症状后,抗抑郁治疗和周密的护理可改善其症状。但还需在其他患者群体中进行大样本、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以证实该初步研究的结果。
我国专家认为,使用α干扰素前应评估患者的精神状况,治疗过程中也要密切观察。抗抑郁药可缓解此类不良反应。但对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停用α干扰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