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惠民医院,救治特困精神病人,实施惠民“爱心”工程,开展健康体检……近年来,市卫生局针对提高三类人群的生活品质,进一步落实政策,加强工作,为“三类群体”提供较好的医疗保障。
根据《临安市惠民医院医疗救助暂行办法》规定,临安市采取政府、社会、医院等多方筹资,为弱势群体实施医疗救助。在多部门的努力下,惠民医院通过降低成本,还利于民,慈善救助的方式,确立市中医院为惠民医院,於潜人民医院、昌化人民医院、昌北人民医院为惠民协作医院。全市3444户农村低保户、城镇低保户、城镇特困户共计7400余人,在惠民医院及协作医院看病,均可享受到“十免十减半”的优惠服务;市精神病防治站积极救治城市流浪精神病人,对市民政局、卫生局和110联合送入精防站的“三无”和流浪乞讨精神病人共三十多人实施救治管理工作,为300余位特困精神病人建立将康档案和免费发放药品;实施惠民“爱心”工程。4家市属医院均按要求设立一定床位的惠民病床及开设爱心门诊,对特困人群、下岗失业人员、外来民工、残疾人等享受“一免一减一控”政策。
临安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经过三年的实施,为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得到农民的一致拥护和支持。今年,临安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作了新的修改,进一步提高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全面开展健康体检。从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底,对278574名参合农民进行了健康体检,体检完成率达72.43%,同时为体检农民100%建立健康档案,并对查出疾病的农民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和健康教育。
继续推进以水源保护、水体消毒和水质监测为重点的二次改水,今年新增受益人口1633人。上半年全市新增卫生厕所1068只,累计达13.71万只,占农户总数的87.77%,新增三格式厕所4139只,累计达7.72万只,占农户总数的49.45%等,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面貌。
加快社区卫生发展,为“三类群体”群体提供便捷完善的医疗服务。市卫生局对现有农村卫生服务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合理布局。对纳入中心村建设的分院、分点优先纳入建设范围,并向社区卫生服务站转型;制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标准,对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实行分类管理、分类建设、分类指导,结合各乡镇、街道实际,对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纳入中心村建设的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建设,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并向全市推广。(董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