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床及恢复劳动时间,取决于椎间盘突出的类型、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等因素。其次,扶持病人下床站立,和病人离床自由活动的概念也不一。以单纯的后外侧型突出为例,常规椎板间开窗或半椎板切除入路,术中只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术后应卧床休息3周左右,以便切口的软组织修复〔1、2〕,但不排除早期扶持下站立小便等活动。如果术中同时植骨融合者,术后应严格卧床3个月,待植骨块完全融合,方可下床活动〔1〕。老年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明显,术中仅取出突出的组织者,术后可较早带腰围固定下床,以避免老人长期卧床的合并症〔3~5〕。至于小切口、显微手术以及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者例外。
关于术后恢复工作期限,更应视原工作性质而定。可在术后3个月恢复轻工作〔1、3〕。一般办公室工作,可提前至下床活动后,即带腰围恢复工作。强体力劳动者,至少应在3~6个月后。应提醒病人,破裂后的椎间盘即使通过手术也不可能恢复原来的正常情况,劳动中必须有适当的防护。
对每一位手术病人,经治医生及手术医生最了解情况,不可强求一致。早下床者应有适当防护,晚者应注意床上锻炼。术后应根据实际恢复情况和自己的经验,确定病人下床日期及恢复劳动期限,并及时随诊。
参考文献
1潘之清主编.实用脊柱病学.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04~505.
2贾连顺,李家顺主编.现代腰椎外科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341.
3杨克勤主编.脊柱疾患的临床与研究.北京出版社,1993.654.
4邵宣,许竟斌主编.实用颈腰背痛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399.
5陆裕朴,胥少汀,葛宝丰等主编.实用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