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

2022-07-29
来源:求医网
关键词: 半椎板切除;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1991年3月~1999年12月,共对32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扩大的半 椎板切除下行髓核摘除,随访6个月~8年,平均5年3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腰腿痛均消除,脊柱稳定性良好,优良率达93.8%。结论:采用 扩大的半椎板切除法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既能达到暴露清楚,避免硬脊膜及神经根 的损伤,彻底摘除髓核组织,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脊柱后部结构,获得满意的长期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1.5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7234(2000)0 4-0299-01

.我科自1991年3月~1999年12月共手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疗效满意,报 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26~69岁,平均48岁,病程7个月~15 年,平均2年3个月。CT及术中证实突出部位:L3,41例,L4,519例,L5S 110例,L4,5及L5S1双侧间隙中央型突出2例。突出类型:纤维环尚未完全破裂 者即突出型17例;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脱出于纤维环裂口之外即脱出型6例;髓核完全脱 离原椎间盘突或游离于椎管内者即游离型3例。病理证实,髓核突出并钙化4例;髓核突出合 并骨化2例。合并中央型椎管狭窄5例;侧隐窝狭窄12例;椎间孔狭窄3例。

1.2手术方法本组全部采用后路手术途径,从疼痛较重一侧切除半椎板,并用不同角度 的薄型椎板咬骨钳向中央咬除棘突根部,显露硬脊膜和术侧神经根,如有粘连则耐心剥离, 并向对侧牵开硬脊膜和神经根,即可看清对侧神经根与突出物的关系,此时可放心地处理椎 间盘突出物。如纤维环未破裂,则于突出物表面,环形切除纤维环,用髓核钳取除髓核组织 ;如髓核脱出或游离于纤维环之外,用髓核钳夹住外露部分直接取出,并用小刮匙清除残余 髓核;若髓核突出合并钙化、骨化则用小圆凿沿其周围凿下,同时将残余髓核组织取净。如 合并侧隐窝或椎间孔狭窄则将神经根通道充分减压。

1.3结果本组35例,随访6个月~8年,平均5年3个月。结果按张氏评定标准[1] ,优21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达93.8%。

2讨论

2.1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手术方法是通过全椎板切除来实施髓核摘除的,虽然近 期效果满意,但从远期疗效来看,由于过多地切除脊柱后部结构,导致腰柱不稳、肌萎缩和 硬脊膜压迫、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最高[2]。可见全椎板切除,损伤大、优良率 低,并发症多,应尽可能避免。然而,如果一味强调脊柱的稳定性而追求小切口、小开窗或 半椎板,不但给操作带来困难,暴露不清,手术不彻底而需再次手术或多次手术,进一步加 重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还会因粘连严重、剥离困难而误伤硬脊膜、神经根,而且对合并有 侧隐窝或椎间孔狭窄的则无法取得满意效果。

2.2我们采用扩大的半椎板切除实施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不但视野暴露满意,不 易损伤硬脊膜和神经根,完全可以从术侧向中央及对侧取除髓核达到同时解除对侧神经根的 压迫,取得了较彻底地摘除椎间盘突出物的同时,又解除了侧隐窝、神经根管或椎间孔狭窄 ,使神经根得到充分减压。而且保留了棘突、棘上、棘间韧带、两侧关节突及一侧椎板,保 证了术后腰椎的生物力学上的稳定。随访中,未发现腰椎不稳定及后凸畸形。

综上所述,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选用扩大的半椎板切除进行髓核摘除,基本做到了视 野清楚、手术彻底、损伤较小、脊柱稳定、疗效满意。当然对于严重的两侧侧隐窝或椎间孔 狭窄的情况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必要时可在对侧作扩大开窗侧隐窝减压术。

作者简介:王文俊(1964-),男,江苏人,副主任医师,副院长研究方向:脊柱外科

参 考 文 献:

[1]张玉华,于小华 ,刘军,等.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J].颈腰痛杂志,1995,16:137-8 .

[2]靳安民,陈仲,邵振海,等.腰椎间盘突出症三术式远期疗效的比较[J].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711.

收稿日期:2000-05-19

修订日期:200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