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旋转复位致足下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2022-07-29
来源:求医网
腰椎间盘突出后,如再次受力,可引起足下垂。我院于1 989年11月~1995年1月,共收治足下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1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1例中,男5例,女6例。年龄24 ~59岁,平均41.9岁。全部经摄片、CT及肌电图检查,证实有腰椎间盘突出及L5神经根损伤。病程1年1个月~10年3个月。11例均为牵引、推拿、蹬踏等“旋转复位”治疗后发生的足下垂。与腰椎间盘突出同侧10例,对侧1例。足下垂距手术时间最短9d,最长52d。

1.2手术方法全部行后侧入路全椎板切除术。取健侧卧位,进入椎管后,切除小关节部分内缘。台上行直腿抬高试验,确认突出椎间盘和神经根的关系后,切除椎间盘,松解神经根周围粘连部位。术中见黄韧带厚度均超过0.8cm 。突出的椎间盘对L5神经根呈挤压状。其中椎间盘碎块嵌入神经根,部分根鞘破裂2例,空缺感2例,深痕7例。

2结果

本组均获随访,时间1年半~10年3个月,平均3年3个月。术后11例腰背痛症状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8例,阳性3例。术后足下垂恢复时间:1个月1 例、2个月3例、3个月2例、6个月1例,另4例足下垂患者伸趾长肌和胫前肌肌力均较术前提高1级。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后,如腰部再次受力,可严重损伤神经根,引起足下垂。因其在解剖学、病因学和治疗学上的特点,已被列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笔者认为,以“足下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命名较为准确。

本组病例经检查和手术证实,足下垂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挤压神经根,主要是L5神经根所致[1]。就L5和S1神经根损伤与足下垂的关系上,Bowden[2]的研究结论是:足趾背伸是L4L5神经根的支配混合体,但只有L5神经根极度障碍时,才能导致足下垂。Lynch[3]认为足背伸肌的瘫痪在S1神经根损伤时是罕见的,而L 5神经根极度损伤引起足下垂并不少见,甚至是唯一的。

腰椎间盘突出损伤神经根是个反复渐进的过程。多次发作使腰椎间盘突出加重,神经根肿胀、缺血和神经根鞘内外粘连,但要使神经根的损伤达到严重的程度,往往要有一个突加因素。Adams[4]指出,过度伸屈旋转可以造成纤维环的破裂与髓核的突出,这一现象在已经退变的椎间盘中就更加明显。本组11例全部在接受“旋转复位”治疗后发生的足下垂,是一种医源性损伤。旋转复位时腰部受力是对腰椎三维方向的猛烈冲击,是损伤L5 神经根、引起足下垂的最危险的因素。

神经根损伤恢复与神经根受压的时间长短、程度及发生的急慢等因素有关。本组4例未完全去除足下垂,考虑与足下垂时间较长有关。因此,为避免神经根的“不可逆”损伤,应及早手术。

本组病例术中台上行直腿抬高试验有利于定位,有利于确认神经根损伤情况,有利于松解神经根的粘连。

参考文献

1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2REM Bowden.Anatomy of the human spine.Surgery of the Spine.B lachwel Scientific Publication,London,1992:68.

3M.C.Lynch,L.D.Blumhardt.Clinical evaluation of spinal disorder s.Surgery of the Spine.Blach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London,1992:99.

4Adams MA,et al.Diurnal changes in spinal mechanics and their clini cal significance.J Bone Joint Surg(Br),1990;72B:26.

(收稿:199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