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按顺序进行临床疗效分析

2022-07-29
来源:求医网
对我院两年来收治的100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治疗上采取先镇痛后热疗,再进行牵引和电疗,最后行腰围固定等的顺序治疗。结果,临床基本痊愈60例,好转37例,无效3例,复发4例。我们认为非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康复治疗时,根据腰的生理病理特点,施以治疗的方法按先后顺序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100名病例均是1996年11月至1998年12月在我康复科住院并经CT检查,结合病史、症状、体征,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男68例,女32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50.7岁;病程3d~30a;住院时间4~82d,平均21.7d。腰及单腿痛为主的38例;单侧腿痛的49例;腰痛及双下肢痛的1例;单侧麻木为主的3例;腰痛为主9例。

1.2治疗方法

1.2.1急性阶段

1.2.1.1心理康复患者因痛剧而致恐惧心理,担心致残。故首先要使患者了解本病的一般常识,讲明预后,消除恐惧心理,树立信心,配合康复治疗。

1.2.1.2睡硬板床。

1.2.1.3镇痛疗法因痛剧、难平卧、入睡差,应先止痛。用强的松注射液1ml、VB12500μg,VB1100mg加1%普鲁卡因4ml局部封闭,暂先消除神经根炎而止痛,如痛难忍则口服非甾体类药物以缓解疼痛从而配合康复治疗。

1.2.1.4红外线辐射加电针疗法疼痛略减后,暴露腰背及双下肢。选用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的穴位,腰3~5夹脊、环跳、次、秩边、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悬钟、昆仑等。手法一般用泻法。进针得气后,留针。用上海医学电子仪器厂研制的C6805-2型电针治疗仪,选疏密波;电夹在腰部一组,患腿一组;电流强度从弱到强以病人的耐受限度为治疗剂量;然后用自制的红外线辐射箱将腰背以下全部罩起进行红外线辐射电热浴,20min/次,1次/d,10d为1疗程。

1.2.1.5腰椎电动牵引电针电热浴完毕,紧接着用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研制的Jzc系列脊柱电动牵引床做牵引。牵引重量由25kg开始逐渐增加至患者耐受限度为止。15~30min/次,1次/d,10d为1疗程。

1.2.1.6电脑中频治疗牵引完毕后即刻用北京翔云电子设备厂研制的K8832-T型电脑中频多功能电疗仪处方1或处方3,选大号电极板,一块置于腰或患侧臀部,另一块置于患肢最痛部位或循经络穴位摆放,电流强度由小到大以患者最大耐受限度为治疗剂量。20min/次,1~2次/d,10d为1疗程。

1.2.1.7磁疗腰围固定疗法以上所述治疗方法按先后顺序治疗完毕,最后用磁疗腰围固定保护腰背部。

1.2.2慢性阶段不必用药物镇痛,所有的康复治疗方法同急性阶段按先后顺序进行。症状基本消失后,坚持医疗体操。疗程与疗程之间需间隔3~5d。

2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临床基本痊愈:腰腿痛及麻木、腰部压痛症状消失,腰腿运动功能恢复正常,体征(-),直腿抬高90°以上,回归社会;好转:腰腿痛及麻木、腰部压痛基本消失,腰腿运动功能明显改善,体征弱阳性或阴性,直腿抬高70°~80°,基本可从事原来的工作;无效:腰腿痛及麻木、体征、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善或仅有轻微变化。

2.2结果临床基本痊愈60例,随访1月~2a,复发1例;好转37例,随访1月~2a,复发3例;无效3例,1例因有手术指征转为手术;1例是由于并发其他内科疾病而转科治疗;1例是不能坚持治疗而无效。总有效率为97%。据调查,复发4例的原因多是因体位改变用力不当以及劳动用力过猛或受寒而致病情复发。

3讨论

从脊柱内外平衡及腰椎整体功能系统角度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对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客观正确地评价。椎间盘和关节突是脊柱运动的基础,两个椎体之间的椎间盘和上下椎体及前后纵韧带构成紧密的软组织垫,在椎间盘结构完整的情况下,髓核的膨胀受到纤维环和前后纵韧带的约束,因而脊柱由这种限制作用获得弹性和稳固性。当人体直立时,椎体棘突前后位观就成一直线。如果腰椎间盘纤维环因变性或因突然外伤及受风寒腰肌紧张,可发生裂隙。若髓核在液体状态和膨胀最大时期,则髓核将被挤入裂隙之内,一旦髓核突出便破坏了原来两椎体间力的平衡关系,导致了两椎体相对位置改变,表现为棘突偏歪,关节突出,关节错缝,神经根管相对容积变小,刺激脊神经而出现一系列腰腿疼痛症状。髓核突出后推挤纤维环和后纵韧带,直接压迫脊神经根,从而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而出现一系列腰神经压迫症状。

此时,第一步我们让患者从心理上战胜疾病,以配合治疗。卧硬板床以限制病情发展。继之我们根据经络循行部位选穴针刺,旨在疏通经络,调和营卫,使痹痛缓解。电针选疏密波,此波不产生电适应,动力作用大,能兴奋C类神经纤维,目的也在缓解疼痛;加上红外线辐射全身电热浴,红外线能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性,促进血循,促进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对肌肉有松弛作用,目的是为电动牵引做准备,避免紧张的腰肌在牵引后出现医疗性软组织损伤的可能。第二步解除肌痉挛后,再应用力学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通过电动牵引,使关节和软组织得到持续地牵伸,而致椎间隙增宽,在局部形成负压,增加内在吸引力,减少髓核回纳的阻力,改变突出物与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减轻神经根的压迫而解除腰腿疼痛症状。从而使突出的髓核还纳归位。最后用电脑中频处方1(治腰痛),或处方3(治坐骨神经痛)治疗。该处方模拟人工推拿按摩、复位,但手法优于人工,其力度大而深,柔和而均匀,作用明显而持久,波形变化多,患者不会产生适应性,并能改善血循,松解粘连,消除疼痛,最关键的是能加大髓核还纳的力度。一般按上述顺序治疗1次后就有明显的效果。最后用磁疗腰围固定,保护腰背肌,以巩固疗效,防止体位不当症状复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笔者从事临床多年发现同样的治疗手段因顺序错位而影响疗效。

收稿日期:1999-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