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手法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2例

2022-07-29
来源:求医网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针灸疗法

笔者自1993年6月~1997年8月,采用手法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22例中,门诊76例,住院46例;男性71例,女性51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58岁,平均37.2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3年,平均9.2个月。122例中有明显腰部外伤史52例。椎间盘突出部位:L3~4椎间盘突出5例,L4~5椎间盘突出68例,L5~S1椎间盘突出49例。

1.2症状及体征主要症状为腰痛及坐骨神经分布区的疼痛、胀、麻木、放射痛。体征:腰椎右侧凸41例,左侧凸35例,后凸19例;屈颈试验阳性102例;拇趾背伸试验阳性46例;122例直腿抬高试验均<60°。合并有间歇性跛行21例。

1.3诊断标准122例经X线及CT检查,均符合文献[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2治疗方法

2.1手法治疗①脚踩法:患者俯卧,医者双足或单足踩压患者腰部两侧软组织,以患者感到胀能承受为度,力要深透持久柔和,由轻到重,使腰部肌肉放松。②点按法:医者用拇指或肘尖在患侧臀上皮神经点、臀中肌压痛点及梨状肌的坐骨神经出口点进行点按,以胀麻感向下肢放射为宜。③推法:医者用掌根推患肢大腿及小腿的后侧及外侧,力要深透,使患肢有胀感为宜,反复5~10次。④拉筋法:患者仰卧,医者一手置于患肢膝关节,另一手置于患肢踝关节后方,被动使患肢行直腿抬高,至患者感到疼痛胀难忍受为度,保持直腿抬高1min左右,反复3~5次。⑤旋转复位法:患者端坐在双连椅的前椅上,医者坐在患者的后面,首先查清侧突最明显的棘突或压痛明显的棘突,并用一拇指固定,另一手自患者肩前腋下伸向对侧肩后部,掌部压于颈肩部,令患者尽量前屈、侧弯,在拇指推挤偏歪之棘突向对侧外上方的同时,另一手向后上方旋转牵拉躯体,常可听到“咯”的一声,触之侧突之棘突复位,手法告毕。

手法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2针剌治疗穴位:肾俞(双)、大肠俞(双)。操作: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取28号毫针,剌入3cm左右,针尖稍偏向脊柱,接G6805治疗机,选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宜,留针30min.

针剌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直腿抬高试验正常,能从事原工作;显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大于60°.能从事原工作;有效:症状、体征部分消失,不能长时间工作;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变。

3.2治疗结果本组治愈89例,其中L3~4椎间盘突出5例,L4~5椎间盘突出48例,L5~S1椎间盘突出36例;显效22例,其中L4~5椎间盘突出13例,L5~S1椎间盘突出9例;有效8例,其中L4~5椎间盘突出5例,L5~S1椎间盘突出3例;无效3例,其中L4~5椎间盘突出2例,L5~S1椎间盘突出1例。总有效率97.5%.治疗最短1个疗程,最长3个疗程。治愈的89例中随访46例,随访时间1~2年,有4例复发。

4讨论与体会

现代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各种内外因素致使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而引起以腰及下肢的疼痛麻木或放射痛为临床特征的病症。本病症的发病机理,除了椎间盘突出机械压迫神经根以外,因椎间盘突出压迫、剌激椎管和椎间孔内的动静脉丛,引起软组织水肿同时释放炎症介质和致痛物质剌激神经根也是本症的重要因素。宣垫人[3]认为,大多数的坐骨神经痛表现系腰部与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因无菌性炎症病变的化学剌激所引起,决非单纯的髓核突出直接压迫神经根所致。同时机体由于疼痛而产生保护性反应,引起肌紧张,肌紧张又进一步加重疼痛,造成恶性循环[4]。所以在治疗本病症时,既要注重椎间盘突出的复位,又要重视治疗周围软组织的各种病理改变,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机理多为体质素虚,风寒湿乘虚而入,或因跌仆闪挫引起经络痹阻,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治疗以疏经通络,活血化瘀为法。手法治疗通过复位,松解可达疏经通络,活血化瘀的作用。

采用旋转复位法,可改变神经根与椎间盘的位置关系,促使椎间盘还纳,使受压的神经根得以松解,且还可纠正小关节错缝,恢复脊柱的力学平衡。踩法作用范围宽而深透,配合点按法、推法可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促进病变部位水肿及各种代谢产物吸收,解除腰臀部肌肉痉挛。拉筋法的作用是牵拉绳肌及牵拉坐骨神经干,以松解肌痉挛,松解神经粘连。针剌取肾俞、大肠俞为局部取穴法,可疏通局部气血,祛瘀止痛。现代研究认为,针剌腰部穴位可缓解腰部肌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手法配合针剌治疗,可疏通经络,活血祛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针剌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即刻效果好,远期疗效低于近期疗效[5]。本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7.5%,治愈的89例中随访46例,随访时间1~2年,仅4例复发,提示手法配合针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应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96.

2倪朝民,刘成英.腰椎间盘突出症335例临床分析.颈腰痛杂志,1997,18(2):113.

3宣垫人.软组织外科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25.

4吴文豹.颈肩腰腿痛推拿疗法.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21.

5陈淑琴,李晓光,程东.针剌辨证治疗坐骨神经痛168例疗效分析,针灸临床杂志,1995,11(5):16.

收稿日期:1999-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