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自1987年3月至1996年12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 068例,其中老年患者102例,占4.9%。男57例,女45例;年龄60~71岁,平均63.7岁;病程11个月~22年,平均4年3个月。主要临床表现:均以腰痛伴下肢放射痛为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间歇性跛行,单侧48例,双侧54例;下肢肌肉萎缩、无力37例,大小便异常8例。查体:患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76例,腰椎侧弯伴活动受限44例,膝踝反射减弱或消失66例,背伸肌力下降46例。腰椎X线片均可见不同程度小关节骨质增生肥大、椎体骨赘形成、椎间隙变窄。腰椎超声检查12例、脊髓造影31例、CT扫描68例、MRI检查9例,均提示有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尤其CT可见椎间盘钙化或骨化、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等征象。突出部位为腰2、3 3例,腰3、4 3例,腰4、5 40例,腰5骶1 35例,腰3、4+腰4、5 4例,腰4、5+腰5骶1 12例,腰3、4+腰4、5+腰5骶1 5例。
102例术前均经理疗、针灸、牵引、口服镇痛药等非手术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手术方式:采用开窗法(包括扩大开窗、双侧开窗或多间隙开窗)19例,半椎板切除45例,全椎板切除38例,术中切除增厚黄韧带,充分摘除髓核,作椎管中央、侧隐窝及神经根管减压、其中2例合并退行性滑脱患者,行椎管扩大减压、髓核摘除同时行Steffee钢板内固定复位加椎间植骨融合。
二、结果
本组86例获随访,失访16例。随访时间1年4个月至8年,平均3年7个月。根据疗效评定标准〔1〕:优53例,良25例,可6例,差2例。术后腿腰痛症状改善明显,8例术前有大小便异常者术后仅达基本恢复或无恢复。并发症:椎间隙感染2例,下肢麻木加重7例,均在1周至3个月内恢复,脊柱不稳4例,症状复发2例。
三、讨论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患者,在手术解决椎间盘突出同时需探查两侧神经根管,对骨性压迫范围广、神经压迫严重或中央型突出者,我们认为应选择半椎板切除或全椎板切除,侧隐窝及根管彻底减压,必要时切除小关节内侧1/3部分。对椎间盘突出合并黄韧带肥厚造成软性狭窄者,采用椎板间隙黄韧带切除开窗法或扩大开窗、多间隙开窗为宜。对病史较长、X线及CT显示退变或钙化、骨化明显者,为避免过度牵拉损伤神经根、硬膜囊、马尾,宜选择半椎板切除,扩大显露手术视野。作椎管或侧隐窝彻底减压同时应注意保留两侧小关节,以防术后脊柱失稳。对已有退行性滑脱患者行椎板切除扩大减压同时可一期行植骨融合加内固定,以保持脊柱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杨惠林,唐天驷.腰椎不稳与腰椎管狭窄专题研讨会纪要.中华骨科杂志,1994,14:60.
(收稿:1998-03-23修回:199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