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0岁。半年前因抬重物致腰部受伤,继后出现腰及右下肢疼痛,近来症状加重入院。入院检查:BP16/10kPa,P 80次/min。右侧L4~L5椎旁有固定压痛,且疼痛向右侧臀部放射。右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右足伸肌力减弱。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50°,加强试验阳性。CT提示:L4~5椎间盘突出。
入院第3天施术。病人俯卧位,腰部垫枕。在X光机监视下从L4~5右侧棘旁10cm水平30°进针。按正常操作反复切割抽吸,吸出髓核组织约1.2g,历时20min,手术顺利,平安回到病房。约半小时后患者出现腰部及右侧腹壁胀痛,伴恶心。查体:BP14/9kPa,P 100次/min。右腰部及右侧腹壁肌张力增高,触痛,整个右侧腰部及右侧腹壁(以腹白线为界)明显膨隆。右下腹部穿刺抽出血液。继后患者疼痛加剧,心悸,烦躁、肢端发冷,血压下降至8/5kPa,P120次/min,呈休克状态。血化验:Hb 81g/L,RBC 2.8×1010/L,血球压积24%。估计失血量在1500ml左右。考虑为椎旁动脉(可能为腰动脉)损伤出血、右侧腹膜后巨大血肿。立即补充血容量,用止血药。3d共输血1600ml。另用腹带局部加压止血。经3d治疗病情稳定。1周后下床活动,10d后恢复正常,术前椎间盘突出症状亦消失。
在患者右下腹部抽吸出的血液为动脉血,故此病例分析最大可能为腰动脉损伤。因腰动脉在椎体侧方中部行走,第4腰动脉和最下腰动脉干之间的距离为3.55±0.5cm。针在L4~5椎间隙平面上下移动不能超过此范围,否则易伤及腰动脉干。其次,患者本身局部血管有变异造成此结果亦无法排除。
为避免损伤动脉引起大出血,作者认为手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术者一定要熟悉局部应用解剖,穿刺时应在X光下进行,切勿单纯依靠体表横线;应一次性准确到达穿刺的间隙,否则若在椎体侧缘盲目滑动就有可能损伤血管。(2)在穿刺过程中套管内若有血液溢出应立即终止手术,局部压迫止血,观察1~2d后再行手术。(3)在整个切吸过程中套管一定不要离开椎间隙,否则套管的滑动及钳夹都可能损伤附近血管引起出血。(4)用B超监视下观察操作过程,可提高安全性,并减少患者及术者的X线照射量。
收稿日期:1996-05-27修回日期:1997-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