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恒平方健王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特点,并注意到骨质疏松是加重其腰腿痛症状及影响手术疗效的一重大因素。方法:对66岁以上的20例老年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行手术治疗,并对所伴随的骨质疏松症进行了术后处理。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依据是:X线片见所有病例腰椎椎体密度减低,如同粉笔画一框架,周边“发白”,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变细,胸腰段椎体T12及L1有12例是楔形变,骨盆片股骨头密度较正常减低,股骨髓腔有所增宽。腰椎CT片所见椎体平扫可见稀疏的如同“米粒”样物团簇在一起,布满软骨板下椎体的松质骨内。结果:18例效果优良,2例腰部于术后1年仍有酸胀,龟背现象未见好转。结论:老年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以半椎板切除及扩大的椎板开窗为主,骨质疏松症是加重腰腿痛及影响疗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老年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
老年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有其独特之处,而伴随症状骨质疏松症既可加重腰腿痛症状,又可影响手术疗效,本文通过对1990年1月~1999年5月20例66岁以上的老年女性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本组20例,年龄66~73岁,平均68.5岁,病程3~20年,平均5年8个月,病变间隙:L4~5间隙14例,L4、5~L5S1间隙2例,L5S1间隙4例,合并侧隐窝狭窄18例,病变椎体后缘增生7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10例,脑血栓1例。X线片见:腰椎椎体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变细,12例T12及/或L1有楔形变,所有病例骨盆平片:股骨髓腔有所增宽,股骨头密度减低。13例腰椎CT片可见腰椎平扫软骨板下有团簇状似多个小米粒稀疏的排列现象。本组平均绝经年龄49岁。
1.2手术方法椎板次全切除5例,双侧开窗4例,扩大的椎板开窗11例。
1.3随访随访时限:最长6年,最短半年,平均3年零4个月,优:症状消失,直腿抬高80°,无间隙跛行;良:仍有腰痛,劳累后明显,阴雨天加重,但无下肢放射痛;可:下肢仍有间断性牵涉痛。本组优16例,良2例,可2例。所有随访病例均采取饮食及口服补钙措施,周身骨痛及小腿肌腹抽搐明显好转或消失,注意观察质量较好的66~70岁的5例腰椎X线片,肉眼观,骨密度有所增加。主要依据是临床骨痛的改善。
2讨论
2.1骨质疏松症是老年女性多发病,主要为65岁以上的妇女〔1〕,骨痛及龟背可加重腰腿痛症状并严重影响手术疗效。绝经后的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分泌减少,消化道功能减退,肠钙吸收减少。70岁以上老年女性常诉市面交通烦杂,不愿出门,晒太阳减少,因而维生素D的合成相应减少,且由于饮食习惯,不愿喝牛奶,补充钙量亦减少,再加上雌激素缺乏,导致骨吸收增加,肠钙吸收下降,引起骨质疏松。老年妇女腰椎间盘突出伴/及腰椎管狭窄而手术者,都是因腰腿疼痛加剧,直接影响日常生活,考虑再三,被迫要求手术的。症状加重及术后腰疼症状不完全消失,与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痛,胸腰段椎体显微骨折引起的疲劳性“楔形”变,也就是临床上所见的龟背,加上钙质缺乏导致腰背筋膜及下肢肌肉抽搐样痛,是加重腰腿痛及影响术后疗效的重要原因。采用补钙措施后症状缓解。要注意到椎体影像学的变化,X线片腰椎椎体如同“粉笔画的框架”,骨小梁稀疏,骨皮质变薄,有的股骨头密度降低,股骨骨髓腔增宽。腰椎CT所见椎体横扫平面,软骨板下呈团簇状稀疏排列多颗“米粒状”占据椎体松质骨,为骨质疏松的特有征象。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较男性提前10年,由于重力的影响,骨质疏松引起椎体下塌,周围韧带松弛,形成龟背,使退变脱水的椎间盘受力不均,使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复杂化,绝经期越早,症状体征越明显。1例46岁绝经的女性,骨痛明显,影像学检查如上述,采用补钙措施后3月,骨痛症状好转,行腰椎管手术,术后腰腿痛症状消失。由于没有骨密度测量仪,未做手术前后单位体积骨容量对比。补钙措施:(1)常做户外活动,适当补充维生素A、D胶丸。(2)鼓励喝牛奶、豆浆,1升牛奶中含有1g钙,豆浆中有一种植物雌激素——黄豆苷原,能调节女性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有利于改善骨质疏松。(3)药物补钙:钙尔奇D,伤科接骨片,α骨化醇,珍牡胶囊等。(4)激素替代疗法:雌激素、孕激素联用。
2.2手术方法的选择老年人合并椎管及侧隐窝狭窄达83%,必须适度扩大椎管,尤其是神经根管〔3〕。症状局限一侧的患者,常规行半椎板切除〔2〕。本组行扩大椎板开窗的范围:上:黄韧带游离缘,下:神经根管入口,内:棘突基底,外:椎弓根壁。减压不彻底的原因:有症状的一侧手术,而对侧狭窄暂无症状未手术〔4〕。术后症状亦可再发。本组病例自1998年以后手术的8例,均在神经根周围涂抹3ml几丁糖注射液,滴注2~3ml确炎舒松A,术后不需用任何止痛剂。
2.3老年女性肥胖者居多,术前要练习俯卧位,调节心肺肾功能,骨质疏松的患者,椎板较松咬除时出血较正常人为多,术前2d可静脉滴注些维生素K1,其他止血剂尽量少用,以防深静脉血栓。只要注意到骨质疏松症的存在,在老年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的处理上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简介:宋恒平(1941-),男,汉族,山东乐陵人,主任医师,
作者单位:宋恒平(解放军第123医院骨科,安徽省蚌埠市233015)
方健(解放军第123医院骨科,安徽省蚌埠市233015)
王磊(解放军第123医院骨科,安徽省蚌埠市233015)
研究方向:腰骶神经根病,骨关节创伤。电话:(0552)4125042(办)
参考文献:
〔1〕李安荣,周婴,周晓琳编著.骨质疏松症〔M〕.安徽省科技出版社,1998,197,250.
〔2〕年永忠.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诊治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9(14)3:168.
〔3〕王国基.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9(9)1:29.
〔4〕沈宁江,陈 建,王书成,等.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点及手术治疗〔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9(14)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