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资料
78例中男56例,女22例;年龄24~60岁;病程2周~5年;其中48例有明显外伤史,24例曾有过受寒史,6例无明显诱因;全部病例临床表现典型,主诉有腰腿痛伴下肢麻木;阳性体征为腰部活动受限,棘上或棘旁有压痛、叩击痛,并向下肢放射,直腿抬高50°以下,挺腹试验阳性;X线摄片均提示有椎间盘异常,其中42例有CT进一步证实。
2治疗方法
2.1骶疗药物0.9%生理盐水60ml,VitB120.5mg,VitB1100mg,2%利多卡因3~5ml,强的松龙50mg。
2.2外用中药草乌18g,肉桂18g,桂枝18g,细辛12g,透骨草30g,红花12g,苏木21g,伸筋草18g,麻黄12g,山奈12g,甘松9g。
2.3方法患者采用俯卧位,臀部抬高。常规消毒后,放置洞巾,局麻后用9号针头从骶管裂孔刺入,快速推入药物。停药后5分钟,适当施用斜扳法、屈髋屈膝等手法。一周内将中药煮沸20分钟后,用纱布包裹,外敷腰部。每日1~2次。
2.4骶疗反应多数患者出现患腰部胀痛加剧,并向患肢放射。少数人有轻度全身发热,头晕症,休息后缓解。
3治疗效果
3.1疗效评定优:腰腿部症状、体征全部或大部分消失,能够正常生活工作;良:腰部症状体征消失,腿部症状体征改善,能够从事轻度的体力活动;差,腰腿部症状体征缓解不明显,影响正常日常生活。
3.2治疗结果一周后有明显外伤者48例中,优28例,良16例,差4例;有明显受寒史者24例中,优18例,良6例;无明显诱因者6例中,优4例,良2例。总有效率94.8%。
4讨论
腰突症是由于椎间盘、椎后关节正常解剖关系改变,导致周围软组织及神经根产生炎症,粘连骶疗是把大量的液体药物通过骶管直接输入硬膜外腔,自下而上产生一定的液压,对粘连的神经根进行钝性分离[1]。低度利多卡因可以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促进神经与周围组织炎性水肿消退。利用激素渗入粘连组织和神经根周围,充分发挥激素作用,抑制和防止纤维细胞和结缔组织增生,减少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粘连。VitB12、VitB1直接作用于神经根,调节营养神经、维持神经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2]再结合推拿手法,以求恢复脊椎关节、韧带之间的正常解剖关系。骶疗后继续用中药热敷患腰,通过药物的局部作用,加速局部病变恢复,气血运行得以畅通。
参考文献
[1]谢明娟,杨玉才,芦素芳,等.骶管硬膜外充填法治疗腰腿痛.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2,7(3):143.
[2]杨锡馨,林知香,杨盤,等.203例神经痛治疗介绍.中华麻醉学杂志,1989,9(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