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急性胰腺炎(外科)

2022-07-29
来源:求医网
【诊断】【治疗措施】【病因学】【发病机理】【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并发症】【辅助检查】

【概述】

急性胰腺炎为腹部外科常见病,近年来重型胰腺炎发病率逐渐增多。由于它对生理扰乱大,而且对各重要脏器损害明显,故死亡率甚高。有时可引起骤然死亡。重型胰腺炎死亡率为20%,有并发症者可高达50%。临床病理常把急性胰腺炎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两种。这种分类法固然可以说明其病理状况,但胰腺炎的病情发展不是静止的,随着胰管的梗阻程度,以及胰腺间质血管(动、静脉及淋巴管)的改变,其病理变化是在动态发展着。因此,以急性轻型胰腺炎和重型胰腺炎分类的方法,较适合于临床的应用。重型胰腺炎(如出血坏死型)临床医生往往十分重视,但轻型胰腺炎(如水肿型)亦不能忽视,它可以发展为重型胰腺炎。

【诊断】

急性胰腺炎分为轻型及重型两类。前者胰腺的损害轻微为单纯性水肿,少有渗出,CT上几无阳性发现,后者胰腺的损害十分严重,为广泛的出血、坏死。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发病率约占90%,死亡者较少。而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死亡率甚高可达20~50%。多年来人们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对其早期诊断以及全身生理的扰乱,提出了一些指标,拟求将死亡率降低到最低水平。

由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病理变化、病理生理改变的轻重程度不一,当前几乎找不到某一个单项指标:如临床表现、化验结果、影像检查等,能够作为确定诊断的依据,更不可能用某一指标能阐明其病理变化的严重性和预后的变化。自从1974年Ranson提出对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用几个指标来衡量其病变程度、手术指征和/或预后的估计以来,相继有许多学者提出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判断,以及对其预后的评估,各有其代表性。现将临床常用的几种标准简介于下:

1.Ranson标准:Ranson于1974年提出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性的指标11项(表一)。

表一 Ranson标准

入院时: 1.年龄>55岁 2.白细胞数>16×109/L 3.血糖>11.2mmol/L 4.血清LDH>350IU/L 5.血清GOT>250IU/L 入院后48小时以内: 1.红细胞压积下降>10% 2.BUN升高>1.79mmol/L 3.血清钙<2mmol/L 4.动脉血PO2<8kPa 5.碱缺乏>4mmol/L 6.估计体液丢失>6000ml

此标准已应用了20年,目前仍用于临床。在这11项中,阳性指标越多越能肯定病变的严重性,而且预后越差。6年报一(1980年)Ranson总结了一些重型胰腺炎的病理与临床后,提出:具备11项指标中的1~2项为轻型,可采取姑息疗法治疗,死亡率为0.9%;若上述11项指标中具备3项以上者为重型胰腺炎,应予以手术治疗,死亡率很高,可达50~60%。Ranson于1978年报道一组病例其预后指征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表二)。从表中可以看出,具备的指征项目越多,则死亡率亦越高。0~2项指标死亡率为0.9%,3~4项指征死亡率为16%,5~6项指征死亡率为40%,7~8项指征为100%。

表二 Ranson预后指征和并发症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病例 预后指征项目数 02 34 56 78 病例数 347 67 30 6 死亡或病重(%)(在ICU>7天) 13(3.7) 27(40) 28(93) 6(100) 3(0.9) 11(16) 12(40) 6(100)

2.Bank于1983年报道他对胰腺炎预后的临床判断指标。其特点是在Ranson的基础上着重于胰外重要脏器的损害状况。Bank的标准不仅是出血坏死胰腺炎的诊断依据,亦是手术的指征(表三)。

表三 Bank临床标准

心脏 休克、心动过速>130/分、心律不齐、心电图异常 肺 气急、罗音、PaO2<7.98kPa、ARDS 肾 尿量<20ml/h、BUN上升和/或肌酐上升 代谢 Ca++、pH、白蛋白减少或下降 血液学 红细胞比积降低、DIC(血浆纤维蛋白裂解产物增多、血小板下降) 神经学 烦躁、神志模糊、局限的体征 出血性表现 体征、腹腔穿刺 腹高度膨胀 严重麻痹性肠梗阻和腹水++

Bank的评价法:轻型为0,任何器官的症状有1项或数项,则为重型胰腺炎。

3.Imrie(1976)提出胰腺炎预后判断指标,共9项。与Ranson有些类似。对周身其他系统(或脏器)的损害并未涉及。其标准见下表(表四)。

表四 Imrie临床标准

入院后48小时内: 1.年龄>55岁 2.白细胞>15×109/L 3.血糖>10.08mmol/L 4.BUN>16.07mmol/L 5.PaO2<2kPa 6.血清钙<2mmol/L 7.血清白蛋白<30g/L 8.LDH>60IU/L 9.SGOAT或SGPT>200IU/L

4.随着影像学的手段(B超、CT等)广泛的使用和它对胰腺损害检出率很高这个角度来看,以上几位的预后指标均不够完善。因此,日本厚生省从自己的标准,结合Ranson的标准,参照了Bank的全身症状的标准,又增加了B超和CT影像中所见,制定了一种对胰腺炎重度的判断以及对其预后的预测的新标准,见下表(表五)。

表五 急性胰腺炎重度判断标准及预后因素

A.临床症状 B.血液检查 C.影像情况 ⑴休克 ⑴BE≤-3mmol/L ⑵Ca≤1.88mmol/L ⑵CT Ⅳ,Ⅴ级
Ⅳ:胰腺肿大、胰整体实质内部不均,炎症波及胰外,胰周有参出液贮留
Ⅴ:胰腺肿大、胰整体实质内部密度不均,炎性波及胰周或越过胰周
B超:可参考CT标准 ⑴呼吸困难 ⑴Ht≤30%(输液后) ⑵FBS≥11.2mmol/L ⑴神经症状 ⑴BUN≥14.3mmol/L或Cr≥176.8μmol/L ⑵PaO2≤8kPa ⑴重症感染征象 ⑵LDH≥11.69μmol·S-/L ⑴出血倾向 ⑵TP≤60g/L ⑵PT≥15秒 ⑵血小板≤100×109/L

重度:临床征象及血液检查(1)中,即使1项为阳性即为重症;血液检查及影像检查(2)中,2项以上为重度。

重度判定时间:48小时以内(入院后),以后经常监测追踪。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