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医院开针剂社区注射 "自带药水"能否行得通

2022-07-29
来源:求医网

患者热衷社区代为注射

每天下午4点,张师傅提着药品准时到武昌东亭花园社区卫生服务站打针。张师傅是位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他在中南医院开了针剂,由于不想每天往医院跑,他选择了离家较近的社区代为注射。

张师傅说,去大医院打针,挂号费、注射费和材料费需数十元,排队打针不说,还得花来去车费,不划算。找社区代注,只需要出1.50元的针管材料费,关键是在家门口,方便,且社区医生都是熟人,在这里打针感觉较亲切。

连日来,记者走访汉阳建桥街、青山红钢城街、武昌积玉桥及石牌岭等1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现每天都有不少患者来“代注”。他们有相同的考虑:图个省钱和方便。

东亭花园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也表示,找社区代为注射的患者确实越来越多,这些患者多数是老年慢性病人,要打什么针自己很清楚。

是否代注社区说了算

然而,社区卫生点对上门要求代为注射的患者,并非来者不拒。家住武昌东亭的吴女士,现在每天还得去省中医院打针。她曾经找东亭花园社区卫生服务站代注,但被拒绝。吴女士患丙肝,此前一直在省中医院住院治疗。本月13日,病情好转后出院,并带回4天的针剂。

虽然吴女士出具了医院病历和购药单据,但社区卫生服务站仍拒绝了她代注的要求。理由是:该站没有单独的传染病注射室,担心丙肝传染给他人。而是否必须为患者提供代注服务,卫生部门尚没有明确的规定。吴女士若想代注,需要省中医院开个证明,证明她的病不会传染。

那么,什么情况可找社区代注?武昌积玉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卢嘉说,只要患者有医院开的病历和取药收据,该社区都不会拒绝代注。病历是医生应承担诊断责任的凭证,取药收据是药品来源的证据,卫生服务站只承担注射过程中出现的相关责任。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和医疗纠纷,服务中心可以凭此明确责任。
卢嘉同时表示,需要冷藏、避光保存的药品最好是在发药的医院注射,该社区不会代注。因为担心患者把药品带出医院后,可能出现保存不当等因素,导致药品变质的可能。

记者发现,患者在药店买来的药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不代注。青山区红钢城街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人姚汉金解释:“主要是为了规避风险。”目前,药店的购药单据上并没有标明卖出的具体药品名称,一旦出现问题,难以划清责任界限。

主管部门:别找小诊所代注

“既要方便社区患者,更要注意医疗安全。”昨日,武汉市卫生局妇社处负责人称,目前没有明文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接受患者的“代注”要求,但从方便患者、救死扶伤的角度考虑,可以代注。

该负责人提醒,患者要求代注时应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万一遇到假药的话后果不堪设想,而医生或护士没有鉴别针剂的职责和能力。另外,注射有风险,比如最普通的青霉素,即使注射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针剂,也有可能在连续注射当中出现过敏反应,甚至休克。“安全第一,方便第二,既要合情,又要合理。”青山区卫生局副局长冯晓红坦言:我们既不提倡,也不反对。

记者探访中发现,武汉一些药店建议消费者在店内买了针剂后,到私人诊所注射,或药店自己开的诊室就地注射。

对此,武汉市药监局市场处一位负责人称,私人诊所没有相关急救设施,注射过程中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诊所没有能力应付,建议打针最好还是去医院。 本报记者吕锐 实习生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