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肝癌的临床表现以及病例

2022-07-29
来源:求医网


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甚至有的患者肝癌已属晚期,但症状仍不明显。经AFP普查检出的早期病例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称为亚临床肝癌。有症状而自行就诊患者多属于中晚期,常有肝区疼痛、食欲减

退、乏力、消瘦和肝肿大等症状,其主要特征如下:


用UC每月免费发短信 微创隆胸塑造惹火胸围
一拍时尚广场开业大吉 美式MP3 SOUL登陆中国
1.肝区疼痛

半数以上患者有肝区疼痛,痛处相当于肿瘤的位置,多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肝痛是由于肿瘤增长快速,肝包膜被牵拉所引起。如病变侵犯膈,痛可牵涉右肩。癌结节破裂时,可突然引起剧痛,并有腹膜炎症状和体征。如出血量大,则引起晕厥和休克。

2.肝肿大

约90%以上的患者肝脏肿大,且呈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现凹凸不平,有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巨块,边缘钝而不整齐,常有不同程度的压痛。肝癌突出于右肋弓下或剑突下时,上腹可呈现局部隆起或饱满。如癌肿位于膈面,则主要表现为膈抬高而肝下缘可不肿大。由于肝癌的动脉血管丰富而纡曲,或因巨大的癌肿压迫肝动脉或腹主动脉,动脉内径骤然变窄,有时可在贴近肿瘤的腹壁上听到吹风样血管杂音。

3.黄疸

一般在晚期出现,可因肝细胞损害而引起,或由于癌块压迫或侵犯肝门附近的胆管,或癌组织和血块脱落引起胆道梗阻所致。

4.肝硬化征象

伴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肝癌患者可有脾肿大、腹水、静脉侧支循环形成等表现。腹水很快增多,一般为漏出液。血性腹水多因癌肿侵犯肝包膜或向腹腔内破溃而引起,偶因腹膜转移癌所致。

5.恶性肿瘤的全身性表现

有进行性消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等,少数肝病患者,可有特殊的全身表现,称为伴癌综合征,以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较常见,其他罕见的有高血钙、高血脂、类癌等。

6.转移灶症状

如发生肺、骨、胸腔等处转移,可产生相应症状。胸腔转移以右侧多见,可有胸腔积液征。骨胳或脊柱转移,可有局部压痛或神经受压症状,颅内转移癌可有神经定位体征。


[中医治疗肝癌病例]
林某,男42,干部。1995年10月12日初诊。患者在今年9月初因右上腹闷痛,消瘦乏力,纳减,于9月24日在闽侯县医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并行肝癌手术。但目前症状未减,反而增重,今特来求诊。现症:右上腹疼痛,呈刺痛,体倦,纳差食少,舌苔白腻,脉弦滑、证属瘀毒互结,肝郁气滞,湿蕴中焦。治宜:解毒化瘀,疏肝理气,化湿健脾。方药:①癥消癀(癥痛康),每次1g,每日4次,饭后口服。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②柴胡10g,枳壳10g,白芍30g,甘草6g,丹参10g,郁金6g,山楂30g,陈皮6g,半夏10g,厚朴6g,苍术10g,黄芪30g,山药30g,白花蛇舌草30g,水煎口服。以上各药连服1个月。
二诊(1995年11月12日):上药服完,诸症减轻,肝区疼痛消失,但舌苔仍腻,脉细弱,效不更方,方药同前,成药、汤药续服1个月。
三诊(1995年12月15日):一疗程后,未见明显不适,体重增加,纳香,睡好,舌苔薄黄,脉弦。肿瘤久病伤心,瘀毒较深,故仍以前方药,进行第三年后即每年一疗程。
四诊(1996年1月16日)药后,患者精神好,充满信心,对癌魔如同患一场感冒。今面色光华,精神抖数,皮肤红润,二便调顺,舌苔薄白,脉弱细。方药:中成药同前,续服1个月。中药汤方以四逆散、越鞠散、金铃子散为主加丹参,郁金、山楂,连续服药30天。
五诊(1996年4月7日):上药服完患者精神饱满,人若常人,于3月14日经闽侯县医院B超检查示:肝、胆、胰、肾均未见异常,肝功检查基本正常,AFP<20μg/L.今未见明显不适,舌质淡红,苔白,脉弦。中药汤方暂停,以中成药:慈丹胶囊、复方莪术消瘤胶囊、扶正固本胶囊、癥消癀(癥痛康)交替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