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因为不设密码,丢了损失惨重;要么不爱护,保管中出了纰漏,没法再次使用;要么个别“外行”药店的粗心操作,使卡面受损……在实际使用中,医保卡往往会经历这样那样的“波折”,也导致求医者不能及时就医诊治。
前些天,王先生到河大附属医院看病,在缴费刷卡后竟将医保卡遗失,自己却全然不知。该院门诊收费处的工作人员在捡到这张医保卡后,当即交到了医院财务处刘俊岩处长手中。
为寻找失主,大家在读卡后这才发现,卡上有5300多元,并且没有设立密码,更没有挂失封存。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捡到这张“不设防”的医保卡都可以大摇大摆在某家医院或药店花光卡上的所有五千余元,难怪事后工作人员戏称,五千多块钱可以开个小药房了。根据医保卡上的个人信息,刘俊岩处长很快联系上了失主王先生,经过核实身份和插卡验证后,将医保卡“完璧归赵”。
和王先生相比,退休干部老赵就不那么幸运了。9月12日,老赵在逛早市时,不小心连钱包带医保卡都给弄丢了。几个小时后回到家才觉出丢钱包的老赵赶紧去挂失,可没想到卡里的800多块钱早就被那位“拾到者”消费得干干净净。
很多医保卡持有者,特别是老年人,因为怕刷卡时的麻烦,一直没有给医保卡设密码,也就难免给这本身带有金融功能的卡引来麻烦。
据了解,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丢失医保卡的事情时有发生。对此,河大附属医院医疗保险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提醒大家伙,医保卡是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存储和医疗费用结算管理卡,为防止盗用应设立密码,如果发生丢失,可持个人身份证到市医保中心报失,医保中心会将信息封锁。
此外,医务人员也提示市民要多方面“善待”医保卡,因为之前就常有患者医保卡不能正常读卡情况发生。
有不少患者反映遇到刷卡时医保卡无法读取的情况。刘俊岩介绍,社保卡在保管时不能折弯、打孔、浸泡,应避免高温、高湿、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如果保管不善使医保卡受潮或与水直接接触,那样容易使医保卡的芯片损坏。同时,要保持医保卡卡面清洁,切忌划伤、折叠、扭曲,并注意对磁条部分的保护,特别是要避免接触磁性物(如电视机、音响、衣物磁性搭扣等)。
现在个别药店和医疗机构收款读卡操作不规范也是造成医保卡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使用医保卡时必须要等到卡上的全部信息读写完后,才能拔卡进行下一张卡的操作,否则该卡下次可能会出现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