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牙槽骨也可有骨质疏松

2022-07-28
来源:求医网

牙周炎的特点是牙槽骨的吸收,最后引起牙齿松动,脱落。牙槽骨是上下颌包绕牙根的突起部分,它是人体骨骼系统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年龄的增加,疾病的出现,也会使牙槽骨和全身骨骼系统一样出现骨质疏松症。

引起牙槽骨骨丢失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口腔内的细菌感染引起的各种疾病,常见的有牙周炎,根尖周围炎等,炎症发生后,机体会出现防御反应,在牙周组织产生一些炎症介质,这些介质可以影响骨形成和骨吸收,从而引起牙槽骨的骨质疏松,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因子:①前列腺素,存在于牙周的炎症组织中,具有很强的促进骨吸收的作用。②淋巴毒素,可使幼稚的破骨细胞变为成熟的破骨细胞从而促进牙槽骨的骨吸收。③白细胞介素(IL),IL-1既可诱导前列腺素的产生,间接促进骨吸收,又可直接促进骨吸收;此外,IL-1还可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产生,加速骨基质及牙周组织的破坏。④肿瘤坏死因子,也具有明显的促进骨吸收的作用。⑤花生四烯酸,其代谢产物白三烯,是骨吸收的强有力的促进剂。

另外,牙槽骨骨质疏松和全身骨质疏松也是有关系的,全身骨质疏松者也有牙槽骨骨质疏松,而且全身骨质疏松越严重,牙槽骨的骨质疏松也就越严重。绝经后妇女患全身性骨质疏松时,其颌骨也有骨质疏松,牙齿易松动,脱落。

随年龄增加下颌骨的骨密度也越来越低。因此患有牙周炎和全身骨质疏松者应注意下颌骨的骨质疏松。可以通过X光片来诊断牙槽骨是否骨质疏松,患牙周炎的人应及时治疗,以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