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心力衰竭病人常规使用四类药物:利尿剂、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洋地黄。
这些药物的作用已经在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使用中的主要问题是能否充分使用。有体液潴留的病人应当使用利尿剂直到干体重,继续使用利尿剂可防止再次出现体液潴留。即使病人对于利尿剂的反应很好,也应当早期并维持联合使用ACE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除非病人不能耐受,因为这些药物对心力衰竭病人长期预后有益处。
地高辛的使用可以减少症状并提高运动耐量。选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时应注意其可起到的作用和使用时期。不能耐受ACE抑制剂的病人可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代替。硝酸盐和肼屈嗪等扩血管药物的疗效不如ACE抑制剂,但可缓解症状。没有证据证实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
有三种药物可以加重心力衰竭的症状,在大多数病人中应当避免使用:
①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明显心脏抑制作用和促心律失常作用。可以使用的药物中,只有胺碘酮对于存活率没有不良影响。
②钙拮抗剂可以使心力衰竭恶化,增加心血管病事件的危险。可以使用的药物中,只有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对于存活率没有不良影响。
③非甾体抗炎药可以导致钠潴留和外周血管收缩,降低利尿剂和ACE抑制剂的疗效,增加其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