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是什么?

2022-07-28
来源:求医网

心力衰竭绝非最终诊断,明确心力衰竭的病因、心力衰竭的加重因素以及合并其他疾病的情况对于治疗有重要意义,对所有病人均应仔细分析。对于心力衰竭病因的探查程度决定于可能获得的资料以及诊断对治疗的影响程度。

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可能为:心肌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脏办膜病变、心包疾病或心律失常诱发。贫血、肾脏或甲状腺功能不良、抑制心脏药物可加重心力衰竭,偶尔也可以是心力衰竭的病因。急性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类似,但肺水肿很少由于心包疾病所致。

在美国,冠状动脉疾病在心力衰竭病因中占左室收缩功能不良病人病因的三分之二,其他病人为非缺血性心肌病,有特定的病因(例如高血压、甲状腺疾病、办膜疾病、滥用酒精或心肌炎)或病因不明(例如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

在欧洲,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后所致的心肌功能不全是75岁以下心力衰竭病人最常见的病因。并通常存在收缩功能异常。而对于年龄更大的病人调查资料较少,并由于同时存在多种疾病而使心力衰竭病因诊断更为困难。收缩期高血压以及心脏肥厚、细胞坏死和纤维化在老年心力衰竭更显重要,并且更易表现出舒张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的病因还因种族、社会经济状态和地理分布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他诱发心力衰竭的因素有高血压、冠心病和心脏办膜疾病。

2001年对上海市12家三级甲等医院的2400例住院的心衰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心衰病人发病原因1980年主要是心脏办膜病变,风心病引起的心衰占47%,到了]990年和2000年分别只占24.3%和8.9%;而冠心病引起的心衰呈上升趋势,由1980年的29.1%上升到1990年的38.8%和2000年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