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病症,但患者只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正规治疗,控制各种原发性心脏疾患,保持心情愉快、注意休息、预防感冒、避免暴饮暴食、精神刺激等不良诱因,心力衰竭是可以得到缓解和长期控制的,同样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心力衰竭患者因紧张、焦虑、恐惧、精神忧郁、烦躁等引起的不良刺激可加重心脏负担,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同时可诱发心力衰竭的反复发作。故健康的心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确诊为心力衰竭,患者不要恐惧、害怕,切莫将其视为“林中猛兽”,同时也不要掉以轻心。因为害怕可产生紧张恐惧感,加重心力衰竭;而满不在乎者,常常得不到及时治疗,错过了最件时机,更甚者一边大把地吃着药,把希望寄托在药物、医生身上,一边又生猛海鲜照吃,烟照抽不误,这样又怎么能治好心力衰竭呢?
那么得了心力衰竭后,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应按医嘱定时服药。
第二,避免过度劳累(包括体力、脑力)及精神紧张。
第三,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饮食搭配合理,避免暴饮暴食。
第四保证充足的睡眠及良好的情绪。
第五,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避免保持同一个体位时间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