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拓展南非中药市场的前景与建议

2022-07-30
来源:求医网

拓展南非中药市场的前景与建议

政策宽松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面积122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70%为黑人,30%为白人和混色人种,其中华人有20多万。南非是非洲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政治经济方面对南部非洲影响也比较大。

南非制药工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的水平相对比较高。特别是在结束种族隔离统治后,南非政府对广大黑人医疗卫生状况的改善非常重视。南非的财富相对集中在白人和混色人种的手中,大部分黑人比较贫困,加上艾滋病等病症的蔓延,政府要寻求新的医疗卫生手段来保证人民的基本医疗。2000年10月,南非政府通过法律程序确认各种补充医疗的合法地位。为摸清在南非市场的各种补充药物的情况,确立进一步的管理,2002年南非政府又决定从2月22日到8月22日的半年时间,在南非市场上的各种补充药物必须进行申报登记。凡进行申报登记的补充药物,如未有不良反应的均可合法进入市场销售。

对此,我国原外经贸部科技司给各地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组织企业进行申报登记。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聘请了南非的专家在北京举办培训班,帮助企业进行申报登记。包括天津天士力、江西汇仁集团、甘肃兰州佛慈集团在内的国内著名中药企业的产品进行了申报登记。同时,南非中医学会和一些中医药的经销商也组织了申报登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100多家企业的300多个品种的中成药利用这个机会进行了申报登记,取得了合法进入南非补充药物市场的机会。

出口增长

目前,我国对南非中药出口规模不大,但增长比较快,呈现着良好的发展势头。1998年,我国对南非中药出口为37万美元,只占当年我国对非洲中药出口总值的3.5%;1999年达49万美元,同比增长了32.4%;2001年对南非出口达到了156万美元,占我国对非洲中药出口总值的15.8%,比2000年同比增长了2.5倍。今年仅1月至2月份,我国对南非出口中药就达到26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5%。

从出口的品种看,以植物提取物为主。2002年全年对南非出口植物提取物78万美元,约占我国对南非中药出口总值的一半,对南非出口中药材与中成药各占1/4。从出口经营的主体来看,年出口在10万美元以上的有4家,分别是淄博中轩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江西中基进出口有限公司、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和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其中3家是生产企业。但在总的61家经营企业中,大部分还是外贸专业经营公司,生产企业对南非市场的开拓显然不够。

专家建议

南非是非洲的重要国家,尤其是对南部非洲的影响非常大,南非的经济发展水平在非洲是最高的,经营的环境也比较好。现在的南非政府要致力于解决大部分人的医疗尤其是艾滋病的医疗问题,对包括中医中药在内的传统医药比较宽容,鼓励其发展。因此,我国发展对南非的中医药出口,不仅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对开发整个非洲的中医药市场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对南非的中医药的出口规模还太小,中药出口只占我国对南非医药保健品出口总值的3.2%。主要的问题是市场开发的力度不够。专家建议,扩大宣传,加大投入,是当务之急。

一、南非目前中医院的数目还太少,规模太小,如果仅靠南非当地华人资金的滚动发展很困难。我们必须坚持以医带药的发展方向,在南非合资开办中医院和中医的疗养院。鉴于南非的房地产投资价格不是太高,建医院的设备我们可以自带,因此,投资的风险不大,无论短期或者长期的收益都是可观的。医院办好了,对非洲尤其是南部非洲将会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南非制药发展水平基本上和我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同时中药还可以合法注册销售,可以投资兴办中药厂,因此,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是可行的。从当前国内的融资和技术水平来看都没有问题。关健是企业领导和投资公司的决心。

三、应选择重点品种突破。目前我国对南非的中药出口品种比较多,但金额做得都不是太大。我们应该选择一些重点品种,如鲜蜂王浆、人参和一些名牌的中成药,集中投入、集中宣传,在短期内取得突破的可能性完全存在。

四、各方配合,协调行动。中医药的出口不完全是一个贸易行为,医药的管理在各国都非常严格,突破一个国家的医药行政与技术管理的壁垒,进入与扩大市场,是一个需要方方面面配合的系统工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主要的出资者,企业需要有开发市场的规划,需要拿出切实的行动。政府应为企业走出国门创造好的经营环境,致力于国与国之间的政策协调。中介组织要加强对企业开发市场的指导,组织行业进行团队行动,在国内国外各个方面进行沟通。

背景链接:

南非长期处于白人种族隔离主义的统治之下,西医西药一直是南非的主流医学。中医药最早是在200多年前随着华人进入南非,但一直只在华人的社区中为华人服务,20世纪30年代,一位广东籍华侨在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的唐人街开设了一家中药房,主要经营中国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的中成药及药材饮片。此外,在一些大型华人商行中也兼营一些中成药和中药材。到1990年,全南非华人诊所仅有40余家,且多集中在大城市,以针灸、按摩、骨伤科居多。当地的华人医生在20世纪的70年代成立了中医学会,定期开展一些学术活动,并为中医药在南非取得合法地位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1998年中国与南非建立外交关系后,中医药在南非有了较快的发展。1998年,中药对南非出口37万美元,在非洲仅排在第8位。到2002年,我国对南非中药出口超过了140万美元,在非洲已排在第1位。1999年,华侨徐有强先生在约翰内斯堡开设了南非第一家综合牲的中医院——“中国中医诊疗院”,并在唐人街开办了“中国大药房”。中国中医诊疗院接治的不仅仅是华人病人,也有很多白人、黑人病人,还开展了对艾滋病的治疗研究,取得一些进展。中医中药在南非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

中药对南非出口统计表

单位:万美元

中国医药数字图书馆

2003.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