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韩国(二)
韩医药研究
(一)概述
近年来韩医学在临床和基础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如四象医学的基础研究及临床难治病的研究学,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现有资料来看,主要是在单味药及复方功效实验论证方面开展的研究较多,具有下述特色:①实验设计注重从方证开始。如:研究香砂平胃散治伤食、食积、腹痛,就从消化不良、胃酸过多、溃疡等方面设计一系列药理指标,证明该散的功效。②在同等剂量、同指标上注意合煎的作用差别。③尝试对全方作有效部位的化学提取。一般都以水提、浓缩、干燥、制成水提物供实验用。④探讨方剂加减的药效变化。如黄连解毒汤可使血压上升,去黄柏可使血压有下降倾向。⑤注意药材区别和炮制要求。如甘草有生甘草、炙甘草之分,在镇痉、延长睡眠时间上两者作用不同。
(二)单味药及复方研究
1.对单味药的研究
(1)人参:
①人参补阳作用的研究:姜成吉等人选用6年生及4年生的水参、白参、红参拥醋酸氢化可的松制作阳虚大鼠动物模型;穴位选择相当于中院穴处;观察指标包括体重、迟发型过敏反应,玫瑰花结形成细胞及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非酯化脂肪、乳酸脱氢酶等。研究结果表明,用人参水提取物进行穴位注射可明显改善阳虚动物模型的各项指标,其中以6年生水参和白参的效果最好,提出了人参穴位注射在临床上可能获得良好疗效。
②人参抗衰老作用的研究:Yang-Hiklm等人选用5年生的朝鲜人参,对12个月的大鼠进行抗衰老试验。结果表明,动物服用人参后,脑的重量明显上升,抗疲劳能力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血清甘油三酯、肝脏胆固醇、血清酯类过氧化物、肝脏脂类过氧比物的含量均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脑内脂类过氧化物含量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肝脏、脑内的脂褐质明显下降,但心脏中的脂褐质仅略有下降。上述结果提示人参具有促进脂肪代谢、抑制脂类过氧化物形成的作用,具有良好的抗衰老效应。
(2)当归:1987年在上海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上,韩国国际东洋医学会的安德均先生发表了题为“当归提取物对贫血家兔造血的影响”的论文,文中报告了对当归的补血、止血作用研究情况。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表明,野生与人工培养的朝鲜当归以及中国、日本产当归均有造血作用。然而各品种当归的不同部分均无凝血作用。因此认为当归虽可补血,但用于止血治疗则无效。
(3)木香:金昌焕选用大鼠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口服或穴位注射木香提取物对胃溃疡的疗效研究。结果如下:口服组及穴位注射组胃液分泌量均明显降低(分别为P<0.01和P<0.001),胃液酸度均明显降低(分别为P<0.01和P<0.001),胃蛋白酶活性均明显降低(分别为P<O.05和P<0.O1),血清促胃酸激素含量明显降低(均为P<0.001),血清促胰液素含量均明显降低(分别为P<0.01和P<0.001),上述结果表明,口服或穴位注射木香提取液均用于胃溃疡治疗,但穴位注射效果优于口服。
另外,他们还对秦艽、黄芪以及抗癌草药灵芝、山慈菇、仙鹤草、卷柏、瓦松进行了实验研究。
2.中药复方研究
(1)实验研究:
①正气天香汤:南朝鲜郭焕等人研究该方镇痛、镇静、消除水肿、降低血压等方面的作用。结果如下:镇痛效果:用醋酸法、后肢加压法进行痛觉刺激,20mg/10g和10mg/10g正气天香汤组小鼠蠕动次数明显减少(分别为P<0.001和P<0.01);镇静效果:两中药组小鼠硫喷妥纳诱发的催眠时间明显延长(P<0.01);抑制浮肿的效果:对两中药组小鼠无明显作用;对摘除的回肠的影响:正气天香汤对小鼠摘除的回肠的自发运动有抑制作用、抗乙酸胆碱作用、抗氯化钡作用,对豚鼠摘除的回肠有抗组胺作用,这表明该方对消化器官的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对血管的影响:青蛙后腿血管灌流试验及家兔耳血管灌流试验均表明该方可使灌流量明显增多,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对血压、呼吸的影响:正气天香汤可降低家兔的血压,促进家兔的呼吸频率;对心脏的作用:该方对青蛙离体心脏的收缩活动有强烈的措抗作用。
②把菊地黄汤:南朝鲜安日会等研究妃菊地黄汤煎液对家兔血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给家兔耳静脉内分别注射O.1ml/kg、0.3ml/kg和1.0ml/kg的杞菊地黄汤后,其血压分别下降6.3%、12.5%(P<0.05)、20%(P<0.01)。如事先注射1.0ml/kg的阿托品、1.0ml/kg的心得安或0.5ml/kg的塞庚啶,均对杞菊地黄汤引起的降压效应无明显影响;但事先注射1.0ml/kg的酚妥拉明后,杞菊地黄汤引起的降压效应明显降低门(P<0.05)。此结果提示,副交感神经、β受等与杞菊地黄汤的降压作用无明确关系,而与α受体有明确关系。因此该方可能是通过作用于交感神经的α受体,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进而引起血压下降。
③四君子汤:南朝鲜李南九等研究四君子汤对免疫反应的影响。实验动物为小鼠,观察指标包括迟发型过敏反应、脾红细胞抗体生成、脾淋巴细胞玫瑰花结形成,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等。给致欧小鼠服用四君子汤后,第1周和第4周时,用足跖肿胀程度为指标,可观察到致敏红细胞引起的迟发型过敏反应增强;以血凝素和溶血素效价为指标,可观察到1~4周体液免疫持续增强;脾细胞玫瑰花结形成能力明显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明显增强。此结果表明,服用四君子汤可使免疫反应增强。
④活血润燥生津饮:活血润燥生津饮由天冬、麦冬、五味子、瓜蒌仁、麻子仁、当归、熟地、天花粉、甘草等组成。南朝鲜李南九等研究该方对糖尿病的作用。实验动物为小鼠,用阿脲诱发小鼠产生糖尿病,观察其胰岛的变化。结果服用活血润燥生津饮后,小鼠胰岛染色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严细胞脱颗粒和坏死逐渐减轻。这表明该方对胰岛β细胞有明显影响。
此外,他们还对清晕化瘀汤、白虎汤、黄连解毒汤、加味通窍汤、胶艾四物汤、茵陈五苓散、补中益气汤、柴胡疏肝汤、地荆生肝汤等进行了实验研究。
(2)临床研究:
①加味小青龙汤:南朝鲜姜锡均研究加味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该方以小青龙汤为主方,参考千绪汤、三拗汤、四磨汤、泻火清肺汤、定喘汤、人参汤、生脉散、四物汤等方剂,药物由桑白皮、麻黄、白芍、五味子、半夏、细辛、干姜、桂枝、天花粉、桔梗、茯苓、杏仁、远志、甘草等组成。每日2付,饭后服用。本方对慢性患者在2~3个月内有明显疗效,对急性患者,短期内即有明显疗效。
②疏风活血汤:该方见于龚信《古今医鉴)(公元1576年)。南朝鲜蔡炳允观察其临床疗效。该作者从1988年1月4日~8月30日在庆熙大学韩医科大学附属韩方医院共收治37例患者,其中女性21例;年龄以20~50岁者为多,共27例;涉及11种疾病,包括结节性红斑14例、痛风5例、紫癫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湿疹2例、手足脓疱疮2例、过敏性皮炎2例、血管炎、血管肿胀、红斑性狼疮、眼口生殖器三联综合征各1例;病程5年内者共62.15%;涉及的症状包括发红门(32.25%)、疼痛(20.96%)、肿大(19.35%)、瘙痒(9.67%)、口疮(8.06%)、水疱(8.06%)、钝麻感(1.61%);病发于四肢者占72、97%、全身者占24.32%、腹部者占2.7%;血型中A型占48.64%、B型和O型各16.2%、AB型占5.4%,不知者占13.5l%。结果显效者27.02%、有效者35.13%、改善者18.91%、无效者18.91%;以结节性红斑的疗效最佳,显效者35.13%,有效以上者81.06%。
韩医药学术交流
中韩两国友好往来有着悠久历史,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医药就传入韩国,至公元5世纪,中医药在韩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千百年来,韩医作为大众重要的医药保健体系,为繁衍朝鲜民族作出了贡献。
自1992年8月中韩建交以来,随着两国外交关系的正常化,两国同行间有着友好合作的共同愿望。韩国医药界除了派人到中国学习进修外,还邀请中国的专家、学者来韩国访问、考察。各韩医大学均开始与大陆中医药界进行学术和科技情报交流。他们还翻译出版了中国高等中医药教材《中医方剂学》等。
此外,韩国的韩医协会每年都要举行学术大会,开展各种学术交流,帮助会员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医疗水平。这些交流活动,对韩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将近年来主要交流活动简介如下:
(一)参观访问、学习
1.1991年9月9~19日,受韩国汉城韩医师会邀请,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团(以中医、中药专家身份),对韩国进行为期10天的考察访问。在韩期间,受到东道国政府保健社会部和医疗、教学、科研机构及民间团体的热情接待,并就两国在传统医药等有关方面进行了交流。
2.1994年,韩国一行5人,到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院进修,除了向毕福高研究员学习理论及手法外,还到内、妇、儿科学习有关知识。
3.1996年5月6日,中国医药报社受韩国医药新闻社邀请,一行4人对韩国进行为期一周的友好访问。
4.1996年10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项平校长等访问了韩国大田大学校韩医科大学。
(二)韩医药学术会议
1.1982年3月20
